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21,分415页显示  上一页  395  396  397  398  399  401  402  403  40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骆驼祥子
络腮胡子
洛阳才子
銮驾队子
乱片子
乱臣贼子
孪生子
乱死岗子
乱葬岗子
妈拉巴子
妈妈子
马札子
马闸子
马子桶
马扎子
《漢語大詞典》:骆驼祥子
长篇小说。老舍作。1937年发表。青年人力车夫祥子苦干三年买了一辆洋车,不久却连人带车被匪兵掳去。后意外拾得三匹骆驼,变卖后钱又被侦探抢去。车厂主之女虎妞爱上祥子,用计迫使祥子娶了她。婚后,祥子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一辆旧车,后因虎妞死于难产,不得已卖掉车子料理丧事。从此祥子由绝望走向堕落。小说富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
《漢語大詞典》:络腮胡子(絡腮鬍子)
连着鬓角的胡子。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巴尔札克 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 高尔基 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他浑身充沛着力量,眼睛光芒四射,络腮胡子半个月没有剃又长得黑茬茬的了。”
《國語辭典》:洛阳才子(洛陽才子)  拼音:luò yáng cái zǐ
汉代贾谊文采出众,号称为「洛阳才子」。语本《文选。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后泛称才华出色的文士。明。无名氏《金雀记》第六出:「洛阳才子岂无人,不须徒叹花如锦。」
《漢語大詞典》:銮驾队子(鑾駕隊子)
天子出行时的仪仗队。 清 洪升 《长生殿·哭像》:“杂扮校尉,瓜、旗、伞、扇,鑾驾队子上。”
《漢語大詞典》:乱片子(亂片子)
方言。乱脚。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三场:“ 老马 ,把 杨国保 捉定,乱片子踩死他!”
《國語辭典》:乱臣贼子(亂臣賊子)  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
违叛国君或父命,不忠不孝之人。《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唐。韩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也作「乱臣逆子」。
《國語辭典》:孪生子(孿生子)  拼音:luán shēng zǐ
自一母体同一次生产的两个幼体。参见「双胞胎」条。
分類:双生子
《漢語大詞典》:乱死岗子(亂死崗子)
乱葬冈子。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三:“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场头!”
《國語辭典》:乱葬岗子(亂葬崗子)  拼音:luàn zàng gāng zi
埋葬无主尸骨的墓地。《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也没个亲人儿,大夥儿就把他埋在那乱葬岗子上咧。」也作「乱葬岗」。
《漢語大詞典》:妈拉巴子(媽拉巴子)
詈词。 孙犁 《风云初记》七:“什么妈拉巴子官长。”
分類:詈词
《漢語大詞典》:妈妈子(媽媽子)
(1).称老年妇女。《西游记》第九七回:“那妈妈子听见叫他小名,慌得跪倒磕头道:‘好老儿啊!这等大年纪还叫我的小名儿!’”
(2).称仆妇。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你留下几件,其餘的送你们姨奶奶;剩下破的烂的,都分散给你家那些妈妈子们。”
《國語辭典》:马札子(馬札子)  拼音:mǎ zhá zi
可以折叠携带的坐具。《老残游记》第五回:「县官有马札子,老残与人瑞仍坐长凳子上。」也作「马札」、「马闸子」。
分類:方言窝棚
《國語辭典》:马闸子(馬閘子)  拼音:mǎ zhá zi
可以折叠携带的坐具。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六。马闸子》:「今人以皮为交床,名马闸子,官长多以自随,以便于取挈也。按唐明皇作逍遥座,远行携之,如摺叠椅,盖即此物之权舆乎!」也作「马札」、「马札子」。
《漢語大詞典》:马扎(馬扎)
一种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 川之 《晚霞似锦的时候》诗:“宿舍门前,有人坐着马扎,手拿新报看得聚精会神。” 韦君宜 《洗礼》三:“﹝ 刘丽文 ﹞不由分说就顺手把它扔进盆里,自己把一个小马扎拖过来坐下,就要动手搓。”亦称“ 马扎子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县官有马扎子, 老残 与 人瑞 仍坐长凳子上。” 沈从文 《新与旧》:“演武厅前马扎子上坐得是千总同教官。”
《漢語大詞典》:马子桶(馬子桶)
即马桶。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八大王之子:“ 元 吴自牧 梦粱録有项桶、浴桶、马子桶之名,此言马子……即今所谓马桶也。在 宋 时已有马子桶之称。”参见“ 马桶 ”。
分類:马桶
《國語辭典》:马桶(馬桶)  拼音:mǎ tǒng
便溺的器具。昔日用木制,今多为瓷制。《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坐在马桶上,疼一阵,撒一阵,撒出来都是血水。」《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我们这儿的娘儿们走路的时候,都是自己带著个马桶。」也称为「马子」。
《漢語大詞典》:马扎子(馬扎子)
见“ 马扎 ”。
《漢語大詞典》:马扎(馬扎)
一种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 川之 《晚霞似锦的时候》诗:“宿舍门前,有人坐着马扎,手拿新报看得聚精会神。” 韦君宜 《洗礼》三:“﹝ 刘丽文 ﹞不由分说就顺手把它扔进盆里,自己把一个小马扎拖过来坐下,就要动手搓。”亦称“ 马扎子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县官有马扎子, 老残 与 人瑞 仍坐长凳子上。” 沈从文 《新与旧》:“演武厅前马扎子上坐得是千总同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