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太子本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中本起经之异名。
太子刷护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和休经皆大宝积经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之异译。刷护和休皆太子之名,宝积经译为师子。太子见佛而问答,佛与记别。
太子慕魄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太子沐魄经同本。慕魂、沐魄皆梵语,太子之名,说佛昔为慕魄太子,十三岁之间为无言之行。
太子辟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天王太子辟罗经之略名。
太子沐魄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慕魄经同本。
太子和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与太子刷护经同本。
太子须大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圣贤译。说佛往昔为须大拿Suda%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罗蜜之事。须大拿或作须达,苏达拿。
太子瑞应本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吴支谦译。与过去现在因果经同本。
太子本起瑞应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太子瑞应本起经之异名。
太子明星二十八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异名。
不如无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恶子不如无子也。无量寿经下曰:「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不思议慧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为是此五奉教之总名。为天女童子形,一髻,肉色,两手持杖,杖头有半月,上有星形,跪于莲上。
二童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矜羯罗Kim%kara童子,二、制吒迦Cet!aka童子。(参见:八大童子)。
八大童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不动明王之使者,八金刚童子也。【又】文殊菩萨有八大童子。(参见:文殊)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著天冠,身色黄白色。右手持五智之金刚杵,左手执莲华,其上安月轮。身著袈裟,有耳珰环钏臂脚钏,种种璎珞,庄严于身。二、慧喜菩萨,左手持摩尼宝珠,右手把三股钩,天衣珠璎,庄严其身。三、阿耨达菩萨,译曰无上,尊形如梵天王,身作真金色,顶戴金翅鸟王。左手执红莲华,右手持独股杵,乘于青龙背。四、指德菩萨(或作忠德),尊形如药叉,色如虚空,面有三眼,著甲冑,左手把羯磨金刚,右手把三叉锋。五、乌俱婆誐童子(亦作忧丘婆丘),译曰越三世,身色如金刚,现暴恶之相,戴五股冠。左手把三股之缚曰罗,左手作金刚拳,而押腰。六、清净比丘,剃头发如比丘像,著袈裟,于左肩垂结。左手把梵荚,右手当心而持五股杵。右肩偏袒,示恭敬之相,腰缠赤裳。面貌非少非老,眼目如青莲,其口上牙显出于下唇。七、矜羯罗童子,尊形如满月童子,著莲华冠面目少视虚空,有爱念之貌,身相白肉色,两手合掌,其二大二头之间横插独股之金刚杵,以袈裟缠身,天衣珠璎,严饰其身。八、制吒迦童子,身作红莲华色,头上五处各结一髻,以天衣缠肩上,不著袈裟,不柔软忿怒之相也。左手三股杵,右手金刚杵。或云:面目忿怒,而具四臂,七结之髻发垂于左肩,顶上有八叶白莲,二手合掌当于心前,恭敬圣者之相也。左第二手持弓,右第二手把箭,无袈裟,其腰缠椤,身相青黑,立于磐石上。又,面貌如十五岁之童子,身著绯衣,以珠璎为庄严,乘白马,其马作骤势,马颈悬铃。
八大童子印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第一慧光童子。种子为,三昧耶形为五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竖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摩帝入嚩啰(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心)曩(种子)」。第二慧喜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钩,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啰怛曩(宝)摩底娑度(慧喜)摩诃摩尼(大宝)莫(种子)」。第三阿耨达菩萨。种子为,三形为开敷莲华,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莲华形。真言曰:「唵(归命)钵纳摩(莲华)萨嚩娜贺(一切热)钵罗舍弭曩(除)摩诃达磨(大法)三(种子)」。第四志德菩萨(或作指德)。种子为,三形为羯磨轮,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入掌合面,加持四处。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摩诃吠哩耶(大精进)钵哩布啰迦(满足)(种子)」。第五乌俱婆誐童子(亦名忧丘婆丘)。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萨怛嚩(金刚萨埵)乌俱婆誐(住三世)摩诃燥企耶(大乐)多(种子)」。第六清净比丘。种子为,三形为梵筴,印为梵筴印,仰左手而置心下,以右手覆左手上是也。真言曰:「唵(归命)摩尼(宝)尾输驮达磨(清净法)俱噜啰乞叉达磨(作拥护法)嚩(种子)」。第七矜羯罗童子。种子为,三形为独股杵,印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达摩(法)矜羯罗(能作者)底瑟吒(安住)曰(种子)」。第八制吒迦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外缚五股印,又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制吒迦(使者)吽(恐怖)发吒(破坏)喃(种子)」。
文殊号法王子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切菩萨皆为如来法王之子,而独称文殊者,因文殊为佛左面之弟子,而菩萨众之上首故也。法华文句记曰:「问曰:经称文殊为法王子,其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之子?答:有二义,一于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诸经中文殊为菩萨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