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21,分415页显示  上一页  403  404  405  406  407  409  410  411  4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鲢子
脸红脖子粗
脸模子
脸壳子
栎橿子
连片子嘴
奁生三子
连鬓胡子
量子力学
撩蹶子
烈性子
尥蹶子
撂挑子
镣子
撂蹶子
《漢語大詞典》:鲢子(鰱子)
白鲢。 黄侃 《蕲春语》:“案吾乡人家池塘中蓄鱼皆鰱,其头大者曰胖头;头小者,曰鰱子。” 徐朝夫 《孤鹜》:“他派人送来五十斤都是只斤把二斤重的鲢子--最次等的鱼。”
分類:白鲢
《國語辭典》:脸红脖子粗(臉紅脖子粗)  拼音:liǎn hóng bó zi cū
面部、颈项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激动的样子。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何必闹得脸红脖子粗呢?」也作「粗脖子红脸」。
《漢語大詞典》:脸模子(臉模子)
犹脸蛋;相貌。 周立波 《张满贞》:“‘看你这个人,把话扯到那里去了?’工作组长反问一句,秀气的脸模子一下子红了。” 朱剑 凌坚 《人生在世》:“但人的丑好是不能凭脸模子衡量的,她的心是不是跟姐姐一样好!”
分類:脸蛋相貌
《漢語大詞典》:脸壳子(臉殻子)
方言。喻指虚伪的表面。 沙汀 《淘金记》二五:“揭开脸壳子说吧:这当中还有点沟沟坎坎。”《中国民间故事选·反江山和守备老爷》:“ 反江山 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敢戳穿守备老爷的脸壳子,不怕他发火。”
《漢語大詞典》:栎橿子(櫟橿子)
槲实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槲实
《漢語大詞典》:连片子嘴(連片子嘴)
方言。指说话滔滔不绝、不间断。 老舍 《二马》第三段五:“ 亚力山大 是连片子嘴,一直往下说,没有 乔治 开口的机会。”
《分类字锦》:奁生三子(奁生三子)
唐书·袁天纲传》:子客师亦传其术。高宗置一鼠于奁,令术家射,皆曰鼠。客师独曰:“虽实鼠,然入则一出则四。”发之,鼠生三子。
分类:
《漢語大詞典》:连鬓胡子(連鬢鬍子)
络腮胡子。 张恨水 《春明外史》第十五回:“他看见 杨杏园 来了,便给一个连鬓胡子满脸酒泡的人介绍过去。” 秦兆阳 《大地》第一卷一:“高鼻梁、宽嘴巴,坚硬的方下巴上缀满了黑黄色的短连鬓胡子。”亦省称“ 连鬢鬍 ”。《绿野仙踪》第七一回:“连鬢鬍,黄而且短;秤锤鼻,扁而偏肥。” 刘澍德 《归家》十四:“嘴巴刮得很光堂,连鬓胡根根,却在腮巴上透出一片灰青。”
分類:络腮胡子
《國語辭典》:量子力学(量子力學)  拼音:liàng zǐ lì xué
以数学公式表示研究电子、中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物理学。
《國語辭典》:撩蹶子  拼音:liáo jué zi
马蹄向后乱踢。如:「这匹马不知受到什么惊吓,一直在撩蹶子。」
《漢語大詞典》:烈性子
性格刚烈。亦指性格刚烈的人。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六段:“烈性子的人叫:‘往哪撤呢?死就死在这,活就活在这,我不走了!’” 康濯 《春种秋实·腊梅花》:“我老二,是个烈性子。”
分類:性格刚烈
《国语辞典》:尥蹶子  拼音:liào juě zi
马、骡等动物发怒时,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如:「这匹骡子脾气真坏,动不动就尥蹶子。」
《國語辭典》:撂挑子  拼音:liào tiāo zi
放下担子。比喻抛下应担任的工作。如:「他责任心重,从来不撂挑子。」
《國語辭典》:镣子(鐐子)  拼音:liáo zǐ
宋代称掌茶点的厨子。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一:「吾屡顾不见镣子,苟问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归。」也作「燎子」。
分類:掌管茶水
《漢語大詞典》:撂蹶子
骡马乱踢后脚。喻人着急时的莽撞行动。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她颇得用点心思才能拢得住这个急了也会撂蹶子的大人,或是大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