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164,分2078页显示  上一页  418  419  420  421  422  424  425  426  42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伯玉(纯甫 斛峰、畏斋 诚 )
林经德(伯大 后坡 )
潘墀(经之、介岩 芥轩 )
王复(子初、麟伯 趾 )
王洧(仙麓 )
白朴(桓、恒 仁甫、太素 兰谷 )
胡颖(叔献 石壁 )
莫起炎(南仲 洞乙 月鼎 )
葛起耕(君顾 桧庭 )
董楷(正翁 克斋 )
袁甲龙( 甲郎 子高、云翔 )
谢堂(升道 恕斋 )
谢子强(强学 清惠 )
谢枋得(君直 叠山 文节、文节先生 )
赵崇贺(澹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纯甫,号斛峰。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改名。理宗端平二年进士。授观察推官、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太学博士。召试馆职,历诋贵戚大臣,直声暴起。累迁太府少卿、工部侍郎等。度宗时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等,以不容于贾似道罢归。旋擢权礼部尚书兼侍读。有《斛峰集》。
全宋诗
李伯玉,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改,字纯甫,号斛峰,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授观察推官。召试馆职。历知南康军、邵武军、湖北提点刑狱。召赴经筵。度宗即位,兼侍讲,以忤贾似道,出知隆兴府。寻病卒。有《斛峰集》十卷,已佚。《宋史》卷四二四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七九八四
李伯玉,字纯甫,初名诚,号斛峰,又号畏斋,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人。端平二年进士第二,授观察推官。累迁福建提举常平、淮西转运判官。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起居郎、工部侍郎。度宗即位,兼侍讲,权礼部侍郎。以显文阁待制知隆兴府,为右正言黄万石论罢。召入觐,擢权礼部尚书兼侍读,病卒。所著有《斛峰集》。见《宋史》卷四二四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林经德,字伯大(《闽诗录》丙集卷一四),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知邵武军。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五。
全宋文·卷八○二二
林经德,字伯大,号后坡,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举绍定五年进士。淳祐中为临安府学教授。景定初,以宣教郎知邵武军建宁县。历太常博士,咸淳中知邵武军。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象台首末》卷三,《齐东野语》卷六,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五,及《后村大全集》卷六六、六八所载除官制。
潘墀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经之,一字介岩,号芥轩。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历官处州教授,太府少卿兼太子侍读,迁秘书少监,终秘书修撰知嘉兴府。尝取《朱子语类》补其《论语》所不备,别为《论语语类》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89 【介绍】: 元沧州人,字子初,初名趾,字麟伯。世祖至元八年累迁归德知府,丁母忧后,起为河南宣慰副使,擢陕西按察使,改南台中丞,以事免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洧,号仙麓,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入浙江帅幕。事见《洞霄诗集》卷五。今录诗十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约1310后 【介绍】: 元真定人,祖籍隩州,本名桓,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金枢密院判官白华子。生长于中原兵乱之世。不仕。参加玉京书会,创作杂剧。宋亡于元,迁居建康。放浪诗酒。为元代四大剧作家之一。有词《天籁集》,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等。
词学图录
白朴(1226-1306) 初名恒,字仁甫,后改今名,字太素,号兰谷。澳州(今山西河曲)人。受业于元好问。宋亡次年,卜居建康,日与诸名流放情于山水诗酒间。以杂剧蜚声,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其词源出苏辛、亦为有元一代之作手。词集名《天籁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湘潭人,字叔献,号石壁。胡显弟。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尝从赵范讨李全。登第后历知平江府兼浙西提点刑狱,移湖南兼提举常平。后为广东经略安抚使,移节广西,迁京湖总领财赋。性刚直,不喜邪佞,尤恶言神异,所至尝毁祠庙千数。临政不畏强御,果决善断。度宗咸淳间卒。
全宋文·卷七九一八
胡颖,字叔献,号石壁,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人。中童子科,苦学,尤长于《春秋》。绍定三年入赵范幕,讨李全,以赏补官。绍定五年登进士第,即授京秩。历官知平江府兼浙西提点刑狱,移湖南,兼提举常平。性不喜邪佞,尤恶言神异,所至毁淫祠数千区,以正风俗。以枢密都承旨为广东经略安抚使。移节广西,寻迁京湖总领财赋。咸淳间卒,赠四官。见《宋史》卷四一六本传,《宋史新编》卷一五七,《楚纪》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94 【介绍】: 宋元间湖州归安人,字南仲,更名洞乙,号月鼎。幼习举子业,三试不遇,遂为道士。入青城山。世祖遣御史中丞崔彧求异人于江南,得之。召见上都,敕掌道教事,以年耄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葛起耕,字君顾,号桧庭,丹阳(今属江苏)人。与赵崇𤤧(君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有唱酬。有《桧庭吟稿》。事见清光绪《丹阳县志》卷二○。 葛起耕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一作临安人,字正翁,号克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初为绩溪县簿,迁知洪州,皆有惠政。累官至吏部郎中。师事陈器之,研通理学。有《克斋集》、《程朱易集》。
全宋诗
董楷(一二二六~?),字正翁,号克斋,临海(今属浙江)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授绩溪县主簿。迁知瑞州,改知隆兴府(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仕至礼部郎中。有《克斋集》,已佚。事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七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二一
董楷(一二二六——?),字正翁,号克斋,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亨复子,朴弟。宝祐四年登进士,时年三十一。初为绩溪簿,擢守洪州。咸淳中提举市舶司。官至吏部郎中。师事陈器之,传朱子之学,著有《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存)、《克斋集》。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宋元学案》卷六五、《宋史翼》卷二五,《宋诗纪事补遗》卷八四及《阆风集》卷一二《祭董正翁文》。
袁甲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小名甲郎。字子高、云翔。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人。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五甲第一百四十九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天台人,字升道,号恕斋。谢深甫曾孙。理宗淳祐间进士。景定二年知绍兴。官至枢密使。善画兰竹松石,清雅可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强学。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起州县,累迁至兵部侍郎,擢待制。理宗宝祐间帅广东,有政绩。度宗咸淳中以华文阁待制知庆元府。后守本官致仕。卒谥清惠。
全宋诗
谢子强,字强学,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累迁太府丞,出知嘉兴府。入为秘书监兼左谕德,复出知潭州、广州、绍兴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庆元府(《宝庆四明志》卷一)。《宋史翼》卷二二、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89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理宗宝祐四年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次年为建康考官,出题暗讥时事,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恭帝德祐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宋亡,居闽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荐,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全宋诗
谢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对策极攻宰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抑为二甲,即弃去。五年,试教官,除教授建宁府,未上,江东西宣抚司吴潜辟为干办。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为江东漕试试官,发策十问擿贾似道误国,谪兴国军安置,贬所知州、知县皆及门执弟子礼。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放归。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二年,信州陷,遂变姓名入闽,隐于卜。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参政魏天祐强之而北,至燕不食死,年六十四。门人诔之为文节先生。有《叠山集》,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叠山先生行实》、《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二五有传。 谢枋得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五年刻《叠山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六年谢氏蕴德堂刻《谢叠山公文集》(简称嘉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词学图录
谢枋得(1226-1289) 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有《叠山集》,存词一首。
全宋文·卷八二一三
谢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宝祐四年应进士试,对策极论丞相董槐及内侍董宋臣,中乙科。除抚州司户参军,弃官去。明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授建宁府教授。吴潜宣抚江东、西,辟宣抚司干办公事。元兵攻信州,率众坚守。五年,为建康考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目,指斥其非,坐谤讪,追两官,谪居兴国军。德祐初,元兵南下,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信州不守,变姓名卖卜建阳市中。宋亡,遂隐居闽中。元朝廷徵求江南人材,以枋得为荐首,屡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行,至京师,问故宋太后攒宫及皇帝所在,再拜恸哭。染疾病,故人延医及馈药米,拒不受,不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先生。见李源道《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叠山集》卷一六)、《宋史》卷四二五本传。
赵崇贺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八七
赵崇贺,号澹斋,宗室,淳祐时人。见《宋史》卷二二九《宗室世系表》一五及所撰《察病指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