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147,分2077页显示  上一页  504  505  506  507  508  510  511  512  51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龙从云( 云从 子高 )
龙子雨
龚友福(子经 )
龚焕(幼文、右文 泉峰 )
元惠宗(庙号 惠宗 元顺帝、顺帝 妥欢贴睦尔 )
卢琦(希韩 立斋 )
释惠勤( 禅觉 懒翁、功夫选 普济尊者 元惠 牙 )
刘崧( 子高 恭介 )
方子京
李瓒(子粲、子鬯 弋阳山樵 )
王原杰(子英 别称 贞白先生 )
胡天游( 乘龙 松竹主人、傲轩、傲轩氏 )
释坱圠( 清谷 )
俞远(之近 空谷山人、空谷 )
兀颜思忠(子中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云从。元永新人,字子高。负经济才。曾入江浙左丞杨完者幕府,为都事,历官福建儒学副提举。性旷达,工诗歌,后居慈溪,僦屋临溪上,日钓其中,名钓鱼轩。有《钓鱼轩诗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高,永新人。有钓鱼轩诗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经,奉化人。官至翰林学士。
龚焕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龙兴路进贤人,字幼文,一作右文,号泉峰。通《五经》,师饶应中,以明体返躬为务。居泉峰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0—1370 【介绍】: 即妥欢贴睦尔。元朝皇帝。明宗长子。文宗至顺元年,徙居高丽大青岛,一年后,徙广西静江。三年,文宗、宁宗相继去世后,文宗后不答失里召之入京,为燕铁木儿所阻,久不得立。四年,燕铁木儿死,乃即位于上都,时年十三岁,改元元统。右丞相伯颜专权,元统三年,以谋逆罪杀唐其势(燕铁木儿子)及皇后(燕铁木儿女),使侄脱脱领宿卫。罢科举取士之制。以祖述世祖为理由,改当年为至元元年,是为后至元。时各地民众起事频繁,乃禁汉人、南人执兵器及养马,不准学习蒙古、色目文字。至元六年,帝得脱脱之助,罢黜伯颜。以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恢复科举制度。次年,改元至正。十一年,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朝廷内部亦矛盾重重。脱脱被谗贬死。顺帝与皇太子争权,各结外援,发生内战。朱元璋乘间囊括南方,进行北伐。二十八年,明军进迫大都,顺帝北走应昌。两年后病卒。庙号惠宗。明朝加号顺帝。
元诗纪事
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在位三十六年,改元元统、至元、至正。明太祖灭之,奔沙漠,元亡。 《北平录》:以元主不战而奔,克顺天命,今殂,特谥曰顺帝。 《庚申外史》:瀛国公初为僧,居白塔寺中。已而奉诏居甘州山寺。有赵王者,嬉游至寺,怜其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延祐七年四月十六夜生一子,明宗适自北方来,早行见寺上有龙文五采气,即物色得之,因求为子,并载其母以归。 《菽园杂记》:「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召公尚公主,时承锡宴明光宫。酒酲伸手扒金柱 〖「酒酲」《菽园杂记(墨海金壶本)·卷五》作「酒酣」,叶盛《水东日记·卷三十七》录此诗,亦作「酣」。〗,化为龙爪惊天容。元君含笑语群臣,凤雏宁与凡禽同!侍臣献谋将见除,公主泣泪沾酥胸。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是时明宗在沙漠,缔交合尊情颇浓。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宗隔帐闻笙镛。乞归行宫养为嗣,皇考崩时年甫童。元君降诏移南海,五年乃归居九重。忆昔宋祖受周禅,仁义绰有三代风。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隆!」此诗为闽人俞应所作。「至今儿孙」句,言元君避归沙漠后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元诗选
琦字希韩,别号立斋,泉之惠安人。登至正二年进士第,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始至则赈饥馑,止横征,减口盐一百馀引。邻邑盗发,适琦巡邑境。盗遥见,迎拜曰:此永春大夫也。琦立马谕以祸福,皆投刀槊请自新,自是威惠行于境外。时兵革四起,琦屡败诸寇,永春宴然。十六年,改调宁德。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命下而卒。世居圭峰之下,故所著曰《圭峰集》。元陈诚中所编。明万历初,邑人朱一龙、三山董应举序而刻之。今观其诗,大半见萨天锡集中。亦间有陈众仲、同宽甫诸作。兵燹之馀,收拾采掇,不无传钞之误。天锡宦游闽海,遗稿流传,如《中秋玩月》一篇,自叙历历可考。而后人漫不检点,使《圭峰》一集,真赝杂陈,可嘅也。若其《寄同年拜住善御史》及《重游蓬壶》等诗,为希韩所作无疑。兹特芟其重见他集者,采而录之。良吏高风,情词婉约,蔼然自见于言外,是则《圭峰》之真而已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惠勤 懒翁 谥禅觉道号普济尊者 初名元惠。宁海府人。俗姓牙氏。具膳官令瑞之子。母郑氏。灵山郡人。郑梦见金色隼。飞来啄其头。忽坠卵。五彩烂然入怀中。因而有娠。以延祐庚申生。癸卯入九月山。遣内侍金仲孙请还。乙巳三月。诣阙乞退。始得宿愿。游龙门元寂诸山。丙午入金刚山。丁未秋住清平寺。其冬掜宝岩。以指空袈裟手书授师曰。治命也。己酉再入台山。庚戌春。司徒达睿。奉指空灵骨。来厝于桧岩。师礼师骨。因赴召。结夏广明寺。秋初还桧岩。九月即功夫选也。师所居室曰江月轩。丙辰五月。寂然而游。年五十七。法腊三十八。 玄陵在位之二十年庚戌。秋九月十日。召师入京。十六日就师所寓广明寺。大会两宗五教诸山衲子。试其所自得。号曰功夫选。上亲幸视为。师拈香毕。升法座。乃言曰。破却古今之窠臼。扫尽凡圣之踪由。割断衲子命根。抖擞众生疑网。操纵在握。变通在机。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其揆一也。在会诸德。请以实答。于是以次入对。曲躬流汗。皆曰未会。或理通而碍于事。或狂甚而夫于言。一句便退。上若不豫色。然幼庵修禅师后至。师历问三句三关。会罢还桧岩。 偶念指空三山两水之记。欲移锡桧岩。会以召赴是寺法会。得请居焉。师曰。先师指空。盖尝指画重营。而燬于兵。敢不继其志。乃谋于众。增广殿宇。工既告毕。丙辰四月。大设落成之会。台许以为。桧岩密迩京邑。士女往还。昼夜络绎。或至废业禁之。便于是有旨。移住营源寺。逼迫上道。师适疾作。舆出三门。至池边。自导舆者。从涅槃门出。大众咸疑。失声号哭。师唇曰。贤力努力。无以余故中辍也。吾行当止于骊兴耳。至汉江。谓护送官卓詹曰。吾疾剧。乞舟行溯流。七日方至骊兴。又谓卓曰。欲少留。俟病间即行。卓勉从之。寓神勒寺。五月十五日。卓又督行急。师曰。是不难。吾当逝矣。是日辰时。寂然而逝。郡人望见五色云盖山顶。既火之洗骨。无云而雨者。方数百步。得舍利一百五十五粒。祷之分为五百五十八。四众得之灰中。以自秘者。莫知其数。神光照耀。三日乃已。释达如。梦见龙盘绕台下。其状如马。及以丧舟还桧岩。无雨水涨。皆骊龙之助云。八月十五日。树浮屠于寺之北崖。顶骨舍利。厝于神勒寺。示其所终也。覆以石钟。戒其无敢讹也。事开于朝。 年甫冠。邻友亡。问诸父老曰。死何之。皆曰所不知也。中心痛悼。走入功德山。投了然师祝发。师曰。汝为何事出家。对以超三界利群生。且请开示。曰汝之来。此是何物耶。曰此能言能听者能来尔。但未知修进之术。曰吾亦如汝犹未之知。可往求之有馀师。至正甲申至桧岩。昼夜独坐。忽得开悟。寻师中国之志决矣。戊子三月至燕都。参指空。答问契合。十年庚寅正月。空集众下语。无能对者。师出众吐数语。三拜而出。空西天百八代祖也。是春南游江浙。秋八月参平山。山问。曾见何人。曰西天指空。日用千釰。山云。且置指空千釰。将汝一釰来。师以坐具提山。山倒在禅□□□贼煞我。师曰。吾釰也能杀人能活人。乃扶起。山以雪岩所传及庵衣拂子表信。辛卯春。抵宝陀洛迦山。拜观音。壬辰至伏龙山。参千岩。适集江湖千馀人选入室。岩问所自。师既答。岩云。父母未生前。从甚处来。师曰。今朝四月初二日。岩许之。是岁北还。再参指空。空授以法衣拂子梵书。于是游涉燕代山川。萧然一闲道人也。名闻于内。乙未秋。奉圣旨住大都广济寺。丙申十月望。设开堂法会。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儿。赐金烂袈裟币帛。皇太子。以金烂袈裟象牙拂子来锡。师受袈裟问众曰。湛然空寂。本无一物。粲兮烂兮。从何而出。众无对。徐曰。九重宫金口中。乃披。拈香祝圣升座。横按拄杖。下数语便下。戊戌春。辞指空。得授记东还。且行且止。随机说法。庚子入台山居焉。辛丑冬。上遣内詹事方节。迎入京。请说心要。赐满绣袈裟水精拂子。公主献玛琉拂子。太后亲施布施。请住神光寺。固辞。上曰。于法吾亦退矣。不得已即行。十一月。红贼蹂躏京畿。举国南徙。僧徒震惧请避贼。师曰。唯命是保。贼何能为。数日请益急。是夕梦一神人。面有黑志。俱衣冠作礼曰。众散贼必灭寺。愿固师志。明日至土地神。座视其貌。则梦所见也。贼果不至。 平生未尝习世俗文字。有请题咏。操茟立书。若不经意。理趣深远。晚好黑戏山水。逼道栦。呜呼。道既通。多能也宜哉(并李穑撰禅觉塔铭)。 懒翁。母梦见金色隼。飞来啄头。忽坠卵。五彩烂然。入怀中。因有娠(生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81 【介绍】: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钦定四库全书·槎翁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崧撰。崧,字子高,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敕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崧,七岁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读书天寒,皲裂不少辍。其在官舍,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其一生耽嗜吟咏,刻苦甚至故。年愈老而诗亦愈工。清江刘永之、金华宋濂辈,皆极称之。当明之初,雄才角立,吴中诗派昉于高启,越中诗派昉于刘基,闽中诗派昉于林鸿,岭南诗派昉于孙蕡,而江右诗派则昉于崧。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而骨力不坚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阳,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然崧之平正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创始之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高,初名楚,太和人。明初以人材举授兵部职方即中,迁北平按察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还,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请老归。复召为国子司业,有《槎翁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一
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人。元未举于乡。洪武初以经明行修举,授兵部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归。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致仕归。复徵为国子司业。有《槎翁诗选》十二卷、《补遗四卷》、《文集》十八卷。 (王士禛《古诗选》:有明一代,作者众多。七言长句,在明初则高季迪、张志道、刘子高为最,后则李宾之。至何、李学杜,厌诸家之坦迤,独于沈郁顿挫处用意,虽一变前人,号称复古,而同源异派,实皆以杜氏为昆仑墟。 田按:子高诗有《钟陵》、《五云》、《邓溪》、《双溪》、《凤山》、《瑶峰》、《墨池》、《东门》、《珠林》、《龙湾》、《北岩》、《龙门》、《戊巳》十有三集,合为《槎翁诗选》。其自序云:「年十六,得临川虞翰林、清江范太史诗诵之,昼夜不废。益求汉、魏而下,盛唐以来号为大家者,究其意之所在。知成乐必本于众钧,故未尝执一器,以求八音之备;调膳必由于庶味,故未尝设一品,以求八珍之全。其不能自己于言者,譬如幽鸟之鸣春,秋虫之号寒。」可谓究极此事之甘苦。宋潜虚、刘仲修、乌春草作集序,甚致推崇。王弇州「胡元瑞、钱牧斋、朱竹亦有论定。余独赏渔洋「七言为最」一语。故此选七言采掇为多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建德路分水人。顺帝至正十一年乡试居前列,除嘉兴路教授。致仕归。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分水人。举至正辛卯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路人,字子粲,一字子鬯,号弋阳山樵。旁通佛经及庄周之学。有《弋阳山樵稿》。
元诗选
瓒字子粲,一字子鬯,姑苏人。幼从余元明游。多才能文,自号弋阳山樵,旁通浮屠并漆园氏学。至正十一年冬,尝过玉山,作分题序有云:人生百年,忧患之秋多,燕乐之日少。而况友朋南北东西,迄无定居,则今日之簪盍,夫岂偶然哉!读此亦足见其胸襟之旷达矣。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粲,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路吴江人,字子英。学邃行洁,所作诗文雅健高古。顺帝至正间领乡荐。时各地农民起义军蜂起,乃隐居教授不仕。时称贞白先生。有《春秋谳议》、《贞白英华文集》、《水云清啸诗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英,吴江人。至正四年乡荐有贞白英华文集水云清啸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岳州平江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元诗选
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别号松竹主人,岳之平江人。当元季之乱,隐居不出。邑人艾科晋卿为之传曰:天游有俊逸才,七岁短吟,具作者风力。名籍籍一世,视伯生、子昂,不输一筹也。负高气,孤立峻视,曾不一起取斗禄自污。扼腕当时,俯仰太古,鸣之歌什,有沉湘蹈海之风。今其集中《荆轲馆》与《醉歌》等篇,可想见也。壬辰夏,萑苻蜂起,所过皆墟。独天游室岿然煨烬中,因自号曰傲轩氏。性少许可,独雅善余牧山。每泛航清溪,弄月佳夜,放歌岸帻,谑声如雷,各持盛气不下。牧山赠云:「能酒能诗只两翁」。晚岁益自矜,其徘徊乱世以缅想太平之心,卒泯然不白也。因作《述志赋》以寓长饮之恨云。兵燹之馀,篇什散落,存者仅什之三四,曰《傲轩吟稿》。明弘治间,其七世裔孙荣昌令湘刻之。嘉靖初,八世孙大器复编次重刻。豫章罗慄谓《傲轩》诗豪迈卓绝,与虞、赵诸公相出入,而出处大节过之。胡氏文献世家,宜其能保守若是。然则诗文之传世与否,岂真有幸不幸哉。
钦定四库全书·傲轩吟稿·提要
傲轩吟稿》一卷,元胡天游撰。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岳州平江人。当元季之乱,隐居不仕。邑人艾科为作传,称“使天假其年,遇明太祖,必为刘基、宋濂”则殁于顺帝末年也。其集兵燹之馀,仅存十一。传称其七岁能诗,已具作者风力,名藉藉一世,视伯生、子昂,不输一筹。今观所作,大都悲壮激烈,而颇病粗豪。非惟未足抗虞集,亦未足以敌赵孟頫,传所称者殊过。然长歌慷慨之中,能发乎情,止乎礼义,身处未季,惓惓然想见太平,犹有诗人忠厚之遗。其在元季,要亦不失为作者也。集中《陌上花诗小序》,误以钱镠为梁元帝,颇为乖舛。盖兴酣落笔,记忆偶疏。庾信“桂华”之语,误读《汉书》;王维“垂杨”之句,讹解《庄子》。取其大端,则小疵可略,论古人者正不在寻章摘句间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坱圠子。姓蒋。号清谷。不知何许人。年二十五。涉猎经史。言辞简邃。髼首垢面。动静不羁。至正初。抵松江。坐大古圜室。已则历市廛𦍕狂。人呼为风子。一夕。叩府人沈蒲团门。家人拒之。不肯去。且告之曰。将蒲团来坐我。沈异之。撱一蒲团导。诣蔬圃草蓬中宴坐。沈徐䁥启之。有所省发。辄委俗倾身。服役为弟子。繇是。人多崇尚。争施与。因以其地为庵。即所号为扁。乃融然一室。足不踰阃者三年。尝有问者曰。近思录定。然后始有光明。是金丹否。答曰。贤且去味中庸。又尝手诗示沈。云。万紫千红总是春。何须饶舌问东君。哑人得梦向谁说。竖起空拳指白云。又云。不偏不倚立于中。不著西边不著东。超出东西南北外。一毫头上钓苍龙。一日进沈曰。吾乘化尽矣。若等勉之。言绝而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常州江阴人,字之近,号空谷山人。好读书,隐居教授,笃行古道,里中多化之。元末兵乱,所过残毁。远乃筑土为室,啸歌其中。有《豆亭集》。
元诗选
远字之近,江阴凤歌乡人。隐居教授,自号空谷,因称空谷先生。身癯神骨秀竦,目光烨烨,好著小冠,戴方山棕笠,衣白绮裘,俨然神仙中人。行出,一市尽惊。至正壬辰,乡寇窃发,所过残毁。乃筑土为室,啸歌其中,长吟短咏,语必惊人。如《龙门桐歌》、《小石湾行》、《澄江八景》等篇,传诵人口。所著《豆亭集》、《学诗管见》。尝自序其诗曰:虫之𦒃𦒃,鸟之嘤嘤,机动籁鸣,岂得已、不已乎?不得已乎耳!卒年七十二。同里王逢挽诗云:「襄阳一耆旧,东鲁古先生。」盖重之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女真人,字子中。顺帝至正十二年击败天完红巾军,重占宝庆路。官至淮西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