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开明(開明) 拼音:kāi míng
1.由野蛮进化到文明。
2.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如:「他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的人。」
2.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如:「他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的人。」
《漢語大詞典》:中妇(中婦)
(1).指后妃。《大戴礼记·千乘》:“是以母弟官子咸有臣志,莫敢援於外大夫,中妇私謁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执事政也。” 孔广森 补注:“《毛诗序》曰:后妃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謁之心。”
(2).次子之妻。《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綺紵,中妇织流黄。” 明 唐顺之 《弟妇王氏墓志铭》:“弟妇姓 王 氏……余父 永州 守 有怀 翁之中妇,余弟郡学生 正之 之妻也。” 清 季麒光 《田妇行》:“大妇前行中妇随,少妇红颜能荷耜。”
(3).指妻子。 唐 卢照邻 《横吹曲辞》:“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 唐 李贺 《恼公》诗:“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叶葱奇 注:“中妇,指其妻。”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中妇岂不姝?座客岂不都?”
(2).次子之妻。《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綺紵,中妇织流黄。” 明 唐顺之 《弟妇王氏墓志铭》:“弟妇姓 王 氏……余父 永州 守 有怀 翁之中妇,余弟郡学生 正之 之妻也。” 清 季麒光 《田妇行》:“大妇前行中妇随,少妇红颜能荷耜。”
(3).指妻子。 唐 卢照邻 《横吹曲辞》:“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 唐 李贺 《恼公》诗:“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叶葱奇 注:“中妇,指其妻。”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中妇岂不姝?座客岂不都?”
《漢語大詞典》:地宝(地寶)
(1).指大地所产的物品,如谷物等。《大戴礼记·千乘》:“理天之灾祥,地宝丰省,及民共饗其禄,共任其灾。” 孔广森 补注:“地宝,穀也。《诗》曰:‘稼穡维宝。’” 王聘珍 解诂:“地宝谓五地之物生。 陆氏 《释文》云:‘地以万物为宝也。’”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玄化尽天秘,凝功毕地宝。”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於是 蔡京 变茶盐法,括地宝,走商贾,所得五千万,内穷奢侈,外炽兵革。”
(2).特指地下的矿藏。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彼(泰西诸国)则出地宝,扩财源,而我任听其然。”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织布之器,颇便於民生;考矿之机,有裨於地宝。”
(3).谓耕种的宝贵时令。《吕氏春秋·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资在,而树麻与菽,此告民地宝尽死。” 陈奇猷 校释:“ 夏瑋瑛 曰:‘地宝’,当作种地的宝贵时令解。《审时篇》説:‘凡农之道,候(原作厚)之为宝。’就是説时令是种地之宝。‘此告民地宝尽死’之‘死’当是‘矣’字之误,与下文‘此告民究也’是同样的句法。‘矣’‘死’古音相同,因而致误。 奇猷 案: 夏 説是。古音‘矣’‘死’虽分隶咍、脂部,但 秦 汉 以后二字之音多通。”
(2).特指地下的矿藏。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彼(泰西诸国)则出地宝,扩财源,而我任听其然。”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织布之器,颇便於民生;考矿之机,有裨於地宝。”
(3).谓耕种的宝贵时令。《吕氏春秋·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资在,而树麻与菽,此告民地宝尽死。” 陈奇猷 校释:“ 夏瑋瑛 曰:‘地宝’,当作种地的宝贵时令解。《审时篇》説:‘凡农之道,候(原作厚)之为宝。’就是説时令是种地之宝。‘此告民地宝尽死’之‘死’当是‘矣’字之误,与下文‘此告民究也’是同样的句法。‘矣’‘死’古音相同,因而致误。 奇猷 案: 夏 説是。古音‘矣’‘死’虽分隶咍、脂部,但 秦 汉 以后二字之音多通。”
《漢語大詞典》:均田
(1). 汉 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 贤 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 贤 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
(2). 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 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 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 北魏 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 孝文帝 太和 九年)颁布了均田令。”
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孔广森 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2). 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 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 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 北魏 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 孝文帝 太和 九年)颁布了均田令。”
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孔广森 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漢語大詞典》:衡言
平正之言。《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天下有道,则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 卢辩 注:“衡,平也。言不苟合也。” 孔广森 补注:“平言,不危言也。”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