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三科
(1). 宋 元 明 时中医分科。 宋 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 元 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 明 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参阅元史·选举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医科明史·职官志三
(2). 元 明 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参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画家十三科
(3). 元 明 时裱褙字画有十三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世人但知医有十三科,画有十三科,殊不知裱背亦有十三科。一、织造綾锦绢帛,一、染练上件,一、抄造纸札,一、染製上件颜色,一、餬料麦麪,一、餬药矾蜡,一、界尺裁版桿帖,一、轴头,一、餬刷,一、铰练,一、絛,一、经带,一、裁刀。数内闕其一,则不能成全画矣。”
《國語辭典》:条幅(條幅)  拼音:tiáo fú
长条状的字画挂轴。单幅的称为「单条」,成组的叫做「屏条」。如:「他家挂有于右任的条幅。」《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那书楅子上的书和字帖、条幅,都拿纸里上就行了。」
《國語辭典》:轴子(軸子)  拼音:zhóu zi
1.贯穿车轮中心,用以使车轮平顺转动的圆柱形物件。也称为「轴儿」。
2.安装在字画下端,便于捲起的圆杆。
《國語辭典》:立轴(立軸)  拼音:lì zhóu
直幅的书画作品,装裱时大都采用立轴形式,上端为细木条,下端装有木轴,以便悬挂壁间,供人观赏。
《漢語大詞典》:向拓(嚮搨)
复制古人书画墨迹之法。将古字画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 明 李日华 《紫桃轩杂缀》卷三:“嚮搨者,坐暗室中,穴牖如盎大,悬纸与法书,映而取之,欲其透射毕见,以法书故,縑色沉暗,非此不澈也。”
《漢語大詞典》:寿轴(壽軸)
为祝寿用的装裱成卷轴的字画。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七回:“各省督抚所送的寿屏、寿轴、寿幛、寿对,堆积满屋。”
《漢語大詞典》:贴落(貼落)
张挂的字画条幅之类。落,指垂挂之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屋子﹞四壁糊饰得簇新,也无多贴落,只有堂屋正中八仙桌跟前掛着一张条扇,一幅双红硾笺的对联。”
《漢語大詞典》:堂幅
厅堂正壁中央所悬挂的大幅字画。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许宗伯》:“每闻僧作法事归,必聚论人家字画。有云堂幅好者,有云单条好者。”
《國語辭典》:表背  拼音:biǎo bèi
装潢字画、册页和书籍等,使其精美牢固。宋。王炎午《吾汶稿。卷三。赠晏裱背》:「庐陵阛阓间装理书画者,署其门曰表背,往往裁饰其外之谓表,辅衬其里之谓背。」也作「裱褙」。
《國語辭典》:裱褙  拼音:biǎo bèi
用纸、布或丝织品为衬底,将书画等黏糊起来,以便于收藏或展示。以书画向外,称为「裱」,做衬底的托背,称为「褙」。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铺席》:「朝天门里大石版朱家裱褙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只听得桥下裱褙铺里一个人叫道:『我儿出来见郡王!』」也作「背褾」、「表背」、「裱背」、「裱背」、「褾背」。
《漢語大詞典》:勾填
钩勒填描。复制字画的一种方法。 徐迟 《真迹》:“原来这幅画并不是真迹,是勾填的。”
《漢語大詞典》:纸织字画(紙織字畫)
用罗纹纸片纂组而成的字画。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纸织字画:“国朝 杨復吉 《梦阑琐笔》云, 闽 中 永春州 织画,以罗纹笺翦为片,五色相间,经纬成文。凡山水、人物、花鸟皆具…… 嘉靖 间,没 严嵩 家物,已有纸织字画,盖前 明 即行之矣。”
分類:字画
《漢語大詞典》:灾扇(災扇)
谓低劣的字画灾及扇子。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二:“其他字画,灾纸灾扇者,不可胜道,苟为搢绅物色,即自列千古名家。”参见“ 灾纸 ”。
《漢語大詞典》:灾纸(災紙)
谓徒然损耗纸张。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二:“其他字画灾纸灾扇者,不可胜道,苟为搢绅物色,即自列千古名家。”参见“ 灾梨 ”。
《漢語大詞典》:苏裱(蘇裱)
苏州 裱字画的技艺。 老舍 《赵子曰》第十五:“明天你上 廊房头条 松雅斋去裱,要苏裱!”
《漢語大詞典》:压脚图书(壓腳圖書)
亦称“ 压脚章 ”。 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所刻多为诗句或成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我再看时,见有一寸多见方的压脚图书打在(团扇)上面。” 祖慰 《老画家的情态》:“左下角有两方压脚章,篆体刻字是:‘尽精微,致广大’,‘困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