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8,分2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子孙
王孙
儿孙
曾孙
公孙
诸孙
孙子
孙子
天孙
孙女
孙枝
孙吴
叔孙
世孙
龙孙
《國語辭典》:子孙(子孫)  拼音:zǐ sūn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裔。《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红楼梦》第五回:「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
《國語辭典》:王孙(王孫)  拼音:wáng sūn
1.贵族的子孙。《西游记》第三七回:「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
2.对他人的尊称。《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司马贞索引引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唐。王维 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猴子的别称。汉。王延寿〈王孙赋〉:「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猿、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
4.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5.植物名。百合科王孙属,多年生草本。叶四片,轮生于地上茎,其茎顶著一花,四瓣,色黄绿,根可入药。
6.复姓。如卫有王孙贾、楚有王孙由于。
《國語辭典》:儿孙(兒孫)  拼音:ér sūn
后代,即子孙。《红楼梦》第一回:「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國語辭典》:曾孙(曾孫)  拼音:zēng sūn
1.称谓。称孙子的儿子。《晋书。卷三九。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还有个曾孙,叫做卜兑,只有八岁,代人家放牛去了。」
2.统称孙子以下的后代子孙。《诗经。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汉。郑玄。笺:「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
《漢語大詞典》:公孙(公孫)
(1).诸侯之孙。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
(2).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
(3).复姓。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见史记·秦本纪
《漢語大詞典》:诸孙(諸孫)
本家孙辈。 宋 梅尧臣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 大年 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诸子、诸孙须年十五已上,弟姪等并须年二十已上,方得奏荐。”
分類:本家
《國語辭典》:孙子(孫子)  拼音:sūn zǐ
1.子孙。《诗经。大雅。皇矣》:「既受帝祉,施于孙子。」《乐府诗集。卷八。郊庙歌辞八。晋。傅玄。征西将军登歌》:「假我皇祖,绥予孙子。」
2.人名。即孙武,参见「孙武」条。
3.书名。春秋孙武撰,一卷,十三篇。乃古兵书之一,内容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百代谈兵之祖,被推崇为兵经。注本甚多,宋吉天保集何延锡、张预等十家为孙子十家注。也称为「孙子兵法」。
《國語辭典》:孙子(孫子)  拼音:sūn zi
称谓:(1)称儿子的儿子。《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赵爷今年五十九岁,两个儿子,四个孙子。」《红楼梦》第三九回:「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2)泛称儿女的子女。如:「老寿星呵呵的笑说:『我一共有十个儿女,五十个孙子。』」
《漢語大詞典》:孙子(孫子)
即 荀子 ( 荀况 )。战国策·楚策四:“今 孙子 ,天下贤人也。” 鲍彪 注:“ 孙子 , 荀卿 。”参见“ 孙卿子 ”。
分類:荀子荀况
《漢語大詞典》:孙卿子(孫卿子)
即 荀卿 , 荀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 赵 人” 司马贞 索隐:“名 况 。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后亦谓之 孙卿子 者,避 汉宣帝 讳改也。” 清 谢墉 《〈荀子〉序》:“考 汉宣 名 询 , 汉 时尚不讳嫌名……盖‘荀’音同‘孙’,语遂移易。”
分類:荀卿荀况
《國語辭典》:天孙(天孫)  拼音:tiān sūn
1.织女星的别称。参见「织女星」条。
2.皇帝的孙子。《称谓录。卷一○。皇诸孙。天孙》:「《焦氏易林》:『天孙帝子与日月处。』」
《國語辭典》:孙女(孫女)  拼音:sūn nǚ
称谓。称儿子的女儿。今亦称女儿的女儿。《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公子所聘就是祈太公的孙女,本是虞博士的弟子。」《红楼梦》第四○回:「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
《國語辭典》:孙枝(孫枝)  拼音:sūn zhī
1.树上新长的嫩枝。《文选。嵇康。琴赋》:「乃斲孙枝,准量所任。」
2.比喻孙子。宋。陆游〈三三孙十月九日生日翁翁为赋诗为寿〉诗:「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驩喜抱孙枝。」
《國語辭典》:孙吴(孫吳)  拼音:sūn wú
1.人名:(1)称孙武与吴起。二人皆精兵法,善用兵,世人每并称之。(2)称孙膑与吴起。孙膑为孙武之后,善兵法,故亦与吴起并称。
2.三国时孙权所建立的吴国,后人称为「孙吴」。也称为「大吴」、「东吴」。
《國語辭典》:叔孙(叔孫)  拼音:shú sūn
复姓。如春秋鲁大夫叔孙武叔。
分類:叔孙复姓
《漢語大詞典》:世孙(世孫)
嫡孙。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康三年:“四月,庚午, 充 薨,世子 黎民 早卒,无嗣,妻 郭槐 欲以 充 外孙 韩謐 为世孙。” 胡三省 注:“世孙,谓嫡孙承祖父之世者。”清史稿·高宗纪三:“甲子,封 朝鲜国王 孙 李祘 为世孙。”
分類:世孙
《國語辭典》:龙孙(龍孫)  拼音:lóng sūn
1.笋的别名。宋。杨万里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诗:「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馀。」
2.良马。唐。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