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陶令宅
宅生
借宅
山宅
宅揆
徙宅
宅舍
灵宅
西宅
遗宅
云宅
阳宅
南宅
宅居
宅者
《漢語大詞典》:陶令宅
晋 诗人 陶潜 的家宅。后用指隐者居所。 唐 顾非熊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诗:“今朝 陶令 宅,不醉却应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呈茂中前章纪广济仓事》词:“种柳已成 陶令 宅,散花更满 维摩 室。”
《漢語大詞典》:宅生
犹言寄托生命。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今六合之间,元元之众,莫不悬命於县令,宅生於刺史。”《元典章·吏部八·差委》:“窃闻四海百姓宅生於刺史,悬命於县令,亲民之官,民命之所由寄也。”
《分类字锦》:借宅
范成大 种竹了题爱山亭诗 他年叶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分类:宅舍
《骈字类编》:山宅
卢鸿 草堂诗 山为宅兮草为堂,芝兰兮药房。
《漢語大詞典》:宅揆
谓总领国政。语本《书·舜典》:“使宅百揆。” 孔 传:“使居百揆之官。”清史稿·诸王传序:“ 雍正 、 乾隆 谅闇之始,重臣宅揆,亦领以诸王。”参见“ 百揆 ”。
分類:总领国政
《國語辭典》:百揆  拼音:bǎi kuí
1.总握国政的官员。《书经。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2.百官。《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五伦以教,百揆时序。」《文选。史岑。出师颂》:「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3.所有的政事。《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
《漢語大詞典》:徙宅
传说 孟子 之母曾三迁其宅,使其子有良好的环境。 汉 王充 论衡·率性:“由此言之,迫近君子,而仁义之道数加于身, 孟 母之徙宅,盖得其验。”后因以“徙宅”为母教的通称。 唐 白居易 《与严砺诏》:“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虽示新恩,允符旧典。”参见“ 三迁 ”。
《國語辭典》:三迁(三遷)  拼音:sān qiān
1.多次的迁徙。清。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辄三迁,踪迹无定所。」
2.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迁居的故事。参见「孟母择邻」条。后以此赞颂母亲的教养。宋。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3.官职的变更。《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南史。卷二五。到彦之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
《漢語大詞典》:宅舍
(1).住宅;宅子。《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姜伯约 据上将之重,处羣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餘。”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怜才得性命逃,速速的离宅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緇徒厉鬼,何以据人家宅舍。”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们已经在异乡度过了一些悠长又简单的岁月,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别的宅舍和少女的记忆了。”
(2).借指人的躯体。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餘杭 人 陆彦 ,夏月死,十餘日见王,云:‘命未尽,放归。’左右曰:‘宅舍亡坏不堪。’时 沧州 人 李谈 新来,其人合死。王曰:‘取 谈 宅舍与之。’” 清 无名氏 《秋灯录·王学贡》:“我阳寿未终,幸邀冥王慈命,復来人间,惜汝姊心伤失怙,悲慟而亡,今假其宅舍,以托餘年。”
《漢語大詞典》:灵宅(靈宅)
(1).隐士或修道者的住所。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禁山开祕宇,復户洁灵宅。”自注:“詔隶二十户免徭以奉洒扫。”云笈七籤卷一○四:“﹝太极真人 杜冲 ﹞闻 文始先生 登真,乃於兹灵宅栖玄学道。”
(2).兆域,墓地。 宋 苏辙 《东茔老翁井斋僧疏》:“右伏以先君太子太师,兆自 东山 ,躬卜灵宅。”
《骈字类编》:西宅
五代史王处直传契丹之举小吏和昭训劝都举事都因执处直囚之西宅自为留后凡王氏子孙及处直将校杀戮殆尽明年正月朔旦都拜处直于西宅处直奋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贼吾何负尔然左右无兵遂欲齧其鼻都掣袖而走处直遂见杀
《漢語大詞典》:遗宅(遺宅)
(1).故居;旧宅。 宋 苏辙 《屈原塔》诗:“ 屈原 遗宅 秭归山 ,南宾古者 巴子国 。” 清 孙枝蔚 《吊张文昌遗宅》诗:“ 歷阳 遗宅今如此,莫问新居在 洛中 。”
(2).留存故居。 明 何景明 《郢中》诗:“人亡异代空遗宅,岁暮他乡独倚楼。”
《漢語大詞典》:云宅(雲宅)
道教语。指颜面。黄庭内景经·天中:“云宅既清 玉帝 游。” 梁丘子 注:“面为云宅,一名尺宅。以眉目鼻口之所居,故为宅也。”
《國語辭典》:阳宅(陽宅)  拼音:yáng zhái
堪舆家称人住的房子。相对于阴宅而言。
《骈字类编》:南宅
唐 白居易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 直似挼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
《漢語大詞典》:宅居
(1).居住。国语·周语下:“宅居九隩。”云笈七籤卷十三:“三虫宅居三部里,子能运用何忧死。”
(2).住宅。 汉 扬雄 《将作大匠箴》:“王有宫殿,民有宅居。”《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夫大王以千里为宅居,以万民为臣妾,此 高皇帝 之厚德也。”
分類:居住住宅
《漢語大詞典》:宅者
古代指退休家居的官员。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莽之臣。” 郑玄 注:“宅者,谓致仕者去官而居宅。” 贾公彦 疏:“自称於君,以其致仕不在,故指宅而言,故曰宅者,谓致仕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