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泰 → 夳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56 【介绍】: 西魏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黑獭。初随父肱从鲜于修礼起事,后降尔朱荣。转以别将,从贺拔岳讨北海王元颢。随岳入关,镇万俟丑奴起事。岳死,继统岳军,据有关中。高欢入洛,逼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泰拥帝拒高欢,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位丞相。旋废杀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建立西魏。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专西魏朝政二十余年。用苏绰、卢辩等,颁布六条诏书,整顿吏治,改革官制,行均田制,创府兵制,定计帐与户籍制。死后,子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追尊为文帝。
全后周文·卷一
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初从葛荣,荣败,从荣朱荣为统军。孝庄反正,封宁都子,迁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从贺拔岳入关,迁征西将军,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太昌中为大行台左丞,领司马,加散骑常侍,进武卫将军、夏州刺史;永熙中,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孝武西迁,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拜驸马都尉。文帝即位,进督中外诸军事,改封安定郡公,录尚书事,进柱国大将军,授太师。废帝即位,以冢宰总百揆。恭帝三年为太师大冢宰,薨,谥曰文公。孝闵受禅,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案:《申徽传》云:文帝临夏州,以徽为记室参军兼主簿,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然则《上魏孝武四表》《责侯莫陈悦书》《传檄方镇》皆宜编入申徽文。其大统初书翰乃苏绰、卢柔、李昶、唐瑾作,未可分别,今编为文帝文。案:《北史·李彪传》云:诏册文笔,皆昶所作。)
《国语辞典》:宇文泰  拼音:yǔ wén tài
人名。(西元?~556)小名黑獭,北朝武川人。仕北魏为关西大都督,孝武帝被逼于高欢,西奔依泰,遂为西魏;泰旋弑孝武,立文帝,自为太师,专政;其子觉,篡西魏为北周,追尊泰为太祖文皇帝。
《國語辭典》:宇文  拼音:yǔ wén
复姓。如北周有宇文觉、隋有宇文化及等。
《國語辭典》:虞候  拼音:yú hòu
1.古代掌山泽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
2.隋太子卫率有左右虞候府,掌斥候伺奸。
3.唐方镇置都虞候、虞候,为军校之名称;至五代都虞候等遂为禁卫之官,宋因之,元以后废。
4.对下级吏员、侍从的通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虞候声诺来寻。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國語辭典》:九命  拼音:jiǔ mìng
1.周代官秩的等级。由九命以至一命,如上公九命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等。命谓加爵服,而其宫室车旗礼仪等,皆依其命数而各有不同。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每命又分为二级。见《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3.比喻生命强韧,好像有很多条命,可死而复生。如:「九命怪猫」。
《國語辭典》:北周  拼音:běi zhōu
朝代名。(西元557~581)北朝诸朝之一。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主自立,国号周,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为「北周」。至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传至静帝为杨坚所篡,共历五帝、二十五年。也称为「后周」。
《国语辞典》:宇文觉(宇文觉)  拼音:yǔ wén jué
人名。(西元542~557)字陁罗尼,宇文泰之子。仕西魏封周公,后篡位自立,国号周,史称北周。在位一年,为从兄宇文护所弑,谥孝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