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5,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止戾
宁靖
绥爰
宁定
案据
安戢
妥绥
存定
止疑
澄定
宴宁
完辑
安扰
燮定
平服
《漢語大詞典》:止戾
(1).安定。《诗·小雅·雨无正》:“ 周 宗既灭,靡所止戾。” 毛 传:“戾,定也。” 郑玄 笺:“是时诸侯不朝王,民不堪命,王流于 彘 ,无所安定也。”
(2).确定。 宋 苏轼 《祭欧阳伯和父文》:“斯文日化,躡风繫景,安所止戾。”
分類:确定安定
《國語辭典》:宁靖(寧靖)  拼音:níng jìng
安定。《晋书。卷五七。吾彦传》:「在镇二十馀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吴、魏宁靖,臣当征南,平定蛮方,然后图魏。」
分類:安定安静
《漢語大詞典》:绥爰(綏爰)
犹安定。《书·盘庚下》:“绥爰有众。” 孔颖达 疏:“安慰於其所有之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绥爰九域,莫不率俾。”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宁定(寧定)
安定。《淮南子·本经训》:“天下寧定,百姓和集。”《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这 韦皋 最是豪杰的性子,因见地方寧定,民心归附,预传号令,分付城内城外,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在 广州 遇到了八次空袭,有一次最危险了,落弹的地点就在两丈以外,他在生死浑忘的心境中,体验到彻底的宁定。”
分類:安定
《國語辭典》:案据(案據)  拼音:àn jù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下级官署来文的引起词。
《漢語大詞典》:安戢
(1).安定;平静。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是日,并斩杀伤部队将者亦二十餘人。然后民情安戢,姦宄不作。”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杨廷和》:“故平贼者,胜之易,格之难。所戒于早,班师者必有一番安戢镇抚作用,非仅仅仗兵威以胁之已也。”
(2).安抚。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双噬:“ 李将军 、 牛将军 、 麻将军 ,三位入城,安戢百姓,慰劳 庆王 ,办理一切善后事宜。”
《漢語大詞典》:妥绥(妥綏)
安定。《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吕延济 注:“绥,安。”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存定
犹安定。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西涉 流沙 ,南尽北户。东有 东海 ,北过 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止疑
安定。《诗·大雅·桑柔》:“靡所止疑,云徂何往?” 毛 传:“疑,定也。” 朱熹 集传:“居无所定,徂无所往。”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澄定
安定。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后曰:‘吾殆将不起,此中澄定,亦无所苦,独不及酬皇太后暨陛下恩万一。’” 茅盾 《腐蚀·十一月十三日》:“预定时间快到的当儿,我的心情终于澄定了。”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宴宁(宴寧)
犹安定。《西游补》第九回:“ 秦檜 道:‘ 檜 虽愚劣,原有安保君王、宴寧天室之意。’”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完辑(完輯)
(1).保全;安定。后汉书·苏竟传:“﹝ 苏竟 ﹞拜 代 郡中尉。时 匈奴 扰乱,北边多罹其祸, 竟 终完辑一郡。”新五代史·义儿传·李嗣昭:“ 梁太祖 尝遣人招降 嗣昭 , 嗣昭 斩其使者,闭城拒守,踰年, 庄宗 始攻破夹城。 嗣昭 完辑兵民,抚养甚有恩义。”
(2).完善充实。新唐书·李吉甫传:“ 吉甫 始奏復 宥州 ,乃治 经略军 ,以隶 绥银道 ,取 鄜州 神策屯兵九千实之。以 江 淮 甲三十万给 太原 、 泽潞 军,增 太原 马千匹。由是戎备完辑。”
《漢語大詞典》:安扰(安擾)
安定;安抚。周礼·地官·司徒:“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郑玄 注:“扰,亦安也。” 南朝 宋 谢庄 《为北中郎新安王拜司徒章》:“辨其动植,布其安扰,以倡九牧,阜成王教。”
分類:安定安抚
《漢語大詞典》:燮定
犹安定。汉书·叙传下:“自昔 黄 唐 ,经略万国,燮定东西,疆理南北。”
分類:安定
《國語辭典》:平服  拼音:píng fú
1.安定。如:「平服边疆」、「平服蛮荒」。
2.复原。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三。郭瑞友》:「未药尽眼明,至是年十月,平服如初。」《红楼梦》第二六回:「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服。」也作「平复」。
3.平息。《红楼梦》第六○回:「众人没法,只得回探春:『一时难查,慢慢访查。凡有口舌不妥的,一总来回了责罚。』探春气渐渐平服方罢。」《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虽然于交涉上头略知一二,只怕这件事原底子上闹得太大了,一时难以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