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56
词典
7
分类词汇
414
佛典
1
其它
34
共414,分28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晏然
坦然
平定
晏如
乂安
坦坦
镇静
按堵
砥平
安辑
宁静
妥帖
敉宁
晏安
泰定
《國語辭典》:
晏然
拼音:
yàn rán
1.安宁、平静。《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布政施教,海内晏然。」唐。
王昌龄
〈
风凉原上作
〉诗:「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也作「晏如」。
2.悠閒安适的样子。《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樊英传》:「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红楼梦》第七一回:「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也作「晏如」。
分類:
安宁
晴朗
安适
安闲
安定
《國語辭典》:
坦然
拼音:
tǎn rán
1.平坦的样子。《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平明视之,四望坦然,不知葬所。」
2.显然、明显。《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3.坦白心安、处之泰然的样子。唐。
元稹
〈
捉捕歌
〉:「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笑得华忠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坦然无事的扶了个婆儿一路进来。」
分類:
坦然
显然
平直
安定
广阔
心里
平静
顾虑
《國語辭典》:
平定
拼音:
píng dìng
1.平稳安定。如:「他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定下来。」
2.平息动乱。《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帝乃依阵布军,遂杀死炎帝,活捉蚩尤,万国平定。」《三国演义》第八○回:「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
3.辨治决定。《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
4.县名。参见「平定县」条。
分類:
平定
平息
评议
安定
审定
平稳
《國語辭典》:
晏如
拼音:
yàn rú
1.安宁、平静。《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文选。曹操。求自试表》:「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也作「晏然」。
2.悠閒安适的样子。《文选。嵇康。幽愤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文选。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也作「晏然」。
分類:
安定
安宁
恬适
《國語辭典》:
乂安
拼音:
yì ān
太平无事。《文选。陆倕。石阙铭》:「区宇乂安,方面静息。役休务简,岁阜民和。」
分類:
太平
安定
《國語辭典》:
坦坦
拼音:
tǎn tǎn
1.宽平的样子。《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淮南子。原道》:「大道坦坦,去身不远。」
2.形容平定而泰然。唐。
韩愈
曹成王碑
:「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黄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分類:
普通
平坦
安定
广阔
平常
泰然
王弼
《國語辭典》:
镇静(鎮靜)
拼音:
zhèn jìng
镇定沉著,从容不迫。《国语。晋语七》:「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金史。卷九四。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分類:
镇静
持重
安定
安静
止息
平静
抑制
沉静
《漢語大詞典》:
按堵
安居;安定。
《
汉书·高帝纪上
》
:“吏民皆按堵如故。”
《
旧唐书·代宗纪
》
:“既收京城,令行禁止,民庶按堵,秋毫不犯。”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
套曲:“设制久无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
:“军兴之际,城中按堵如故。”
分類:
安居
安定
《漢語大詞典》:
砥平
(1).平直;平坦。 晋
左思
《魏都赋》
:“长庭砥平,鐘簴夹陈。” 唐
封孟绅
《赋得行不由径》
:“欲速意何成,康庄欲砥平。”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
:“半紫崖而砥平,访 馆娃 之故宫。”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
:“广庭砥平,翼以飞楼。” 清
魏源
《登太行绝顶》
诗之三:“絶顶竟砥平,万马屯崇墉。”
(2).比喻安定;平定。 唐
李白
《大猎赋》
:“是三阶砥平,而皇猷允塞。”
《
旧唐书·马燧传
》
:“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灭羣凶,砥平四方。”
《
旧唐书·李珏传
》
:“今四海镜清,八方砥平,厚敛於人,殊伤国体。”
分類:
平直
安定
平坦
平定
《國語辭典》:
安辑(安輯)
拼音:
ān jí
安定和睦。《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消救灾眚,安辑黎元。」《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
分類:
安辑
安定
安抚
《國語辭典》:
宁静(寧靜)
拼音:
níng jìng
安静、平和。三国蜀。
诸葛亮
诫子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
分類:
宁静
平静
安定
安静
不慕
荣利
《國語辭典》:
妥帖
拼音:
tuǒ tiē
1.稳妥得当。《文选。陆机。文赋》:「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这书是杜少卿哥寄来的,说臧岐为人甚妥帖,荐来给大爷、二爷使唤。」也作「妥贴」。
2.平静、宁静。唐。
陆龟蒙
〈
奉和袭美太湖诗
〉二○首之一:「斯须风妥帖,若受命平秩。」
分類:
妥帖
平静
安定
稳当
齐备
合适
宁静
停当
《漢語大詞典》:
敉宁(敉寧)
抚定;安定。
《
书·大诰
》
:“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图功。” 孔 传:“用抚安武事,谋立其功。” 蔡沉 集传:“辅我以往,抚定 商 邦。” 宋
李纲
《辞免知枢密院札子》
:“内外人心,既以敉寧,臣当抗章自陈,请避贤路。” 明
宋濂
《〈汪右丞诗集〉序》
:“及其治定功成,海宇敉寧,公则出持节鉞镇安藩方,入坐庙堂,弼宣政化。” 清 昭梿
《
啸亭杂录·宋总兵
》
:“当是时, 蜀 中敉寧日久,文武恬熙。”
分類:
安定
《漢語大詞典》:
晏安
安乐;安定。
《
周书·庾信传
》
:“居负 洛 而重世,邑临 河 而晏安。”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斋赞老君词》
:“次愿坤维肃穆,川境晏安。”
《
明史·孝宗纪
》
:“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 吴晗
《朱元璋传》
第三章三:“中原尚未平定,还不是晏安的时候。”
分類:
安乐
安定
《國語辭典》:
泰定
拼音:
tài dìng
1.心胸舒泰安定。《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2.元朝泰定帝的年号(西元1324~1328)。
分類:
安定
太平
镇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