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偃托
终焉之志
私窟
立命安身
置足之地
打火安身
流离失所
《漢語大詞典》:偃托(偃託)
谓依托以安身。 明 陈子龙 《上巳城南雨中》诗:“幸蒙江介安,郊扉聊偃託。”
分類:依托安身
《國語辭典》:终焉之志(終焉之志)  拼音:zhōng yān zhī zhì
对所处的生活环境或方式,感到满意,而有安身终老的想法。《国语。晋语四》:「子犯知齐之不可以动,而知文公之安齐而有终焉之志也。」《晋书。卷八○。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漢語大詞典》:私窟
个人安身的场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归宫詹 入闈誓神文略云:‘某等素著清贫,谬叨荣遇,期为朝廷遴选真材,不为身家营谋私窟。’”
《国语辞典》:立命安身  拼音:lì mìng ān shēn
立命,精神安定。安身,得以容身。立命安身指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所著落。《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不但这样,还要给他立命安身。那时才算当完了老哥哥的这差,了结了我的一条心愿。」也作「安身立命」。
《国语辞典》:置足之地  拼音:zhì zú zhī dì
立足安身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五一回:「我今孤穷一身,无置足之地。」
分类:立足安身
《国语辞典》:打火安身  拼音:dǎ huǒ ān shēn
打火,旅途中休息做饭;安身,歇息住宿。「打火安身」指旅途中食宿。《水浒传》第五回:「行了半月之上,于路不投寺院去歇,只是客店内打火安身。」
《國語辭典》:流离失所(流離失所)  拼音:liú lí shī suǒ
转徙离散,没有安身的住所。《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通州的百姓全靠了这个过活,并无一个流离失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