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安身  拼音:ān shēn
1.安息身心。《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晋。干宝《搜神记》卷三:「愿府君安身养德,从容光大,勿以神奸,污累天真。」
2.立身。《孔子家语。卷二。致思》:「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于群臣,而留可也;见忠于卿大夫,则仕可也;泽施于百姓,则富可也。』孔子曰:『参之言此可谓善安身矣。』」《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3.存身、容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晚间在破窑中安身,外人见他十分过的艰难,都唤他做穷贾儿。」《红楼梦》第一回:「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
《国语辞典》:冒露安身  拼音:mào lù ān shēn
露天睡觉。《西游记》第四四回:「我等日食三餐,乃是糙米熬得稀粥。到晚就在沙滩上冒露安身。」
分类:露天睡觉
《国语辞典》:立命安身  拼音:lì mìng ān shēn
立命,精神安定。安身,得以容身。立命安身指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所著落。《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不但这样,还要给他立命安身。那时才算当完了老哥哥的这差,了结了我的一条心愿。」也作「安身立命」。
《国语辞典》:钱眼里安身(钱眼里安身)  拼音:qián yǎn lǐ ān shēn
贪财、死要钱。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更怎当他银堆里舍命,钱眼里安身。」
《国语辞典》:人无刚骨,安身不牢(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拼音:rén wú gāng gǔ,ān shēn bù láo
(谚语)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常会遭遇挫折困难。《水浒传》第二四回:「怎地这般颠倒说!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金瓶梅》第八回:「西门庆便道:『乾娘说的是。』正是:『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国语辞典》:知命安身  拼音:zhī mìng ān shēn
知道命运,顺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国语辞典》:不得安身  拼音:bù dé ān shēn
1.不得安宁。《儒林外史》第五四回:「积作个儿子,在我家那间壁招亲,日日同丈人吵窝子,吵的邻家都不得安身。」
2.没有容身之处。如:「台北房价之高,令人有不得安身之叹。」
《国语辞典》:安身之地  拼音:ān shēn zhī dì
容身立足的地方。《三国演义》第四○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文明小史》第五七回:「诸位先生,我看此处断非安身之地,今日他虽回去,谅来未必甘心。」
分类:容身立足
《国语辞典》:安身之所  拼音:ān shēn zhī suǒ
存身、容身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喜得他家小姨庆娘为亲情顾盼,私下成了夫妇,恐怕发觉,要个安身之所。」《文明小史》第一四回:「从此这班人有了安身之所,做书的人,不能不把别处事情,略为叙述一番,以醒阅者之目。」
分类:存身容身
《国语辞典》:打火安身  拼音:dǎ huǒ ān shēn
打火,旅途中休息做饭;安身,歇息住宿。「打火安身」指旅途中食宿。《水浒传》第五回:「行了半月之上,于路不投寺院去歇,只是客店内打火安身。」
《國語辭典》:安身立命  拼音:ān shēn lì mìng
安身,得以容身。立命,精神安定。安身立命指有了容身之处,生活有著落,精神上有所寄托。《水浒传》第二回:「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你们正在青年,须要晓得安身立命的道理。」也作「立命安身」。
《國語辭典》:安身乐业(安身樂業)  拼音:ān shēn lè yè
安顿自己的生活并喜欢所从事的行业。《红楼梦》第一回:「携你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國語辭典》:安身之处(安身之處)  拼音:ān shēn zhī chù
容身立足的地方。《红楼梦》第六九回:「二爷二奶奶要撵我回去,我没了安身之处,太太好歹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