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果州西充人,字通夫。好学嗜古。仁宗庆历中师石介于太学,被推为学长,同舍称“白衣御史”。尝请复古衣冠,又上书言赋文害道,被黜出太学,遂不复举进士。嘉祐中赐号“安逸处士”。
全宋诗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今属四川)人。嗜古好学。仁宗庆历中师石介于太学,嘉祐中赐号安逸处士。《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何群,字通夫,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庆历中石介馆于家,使弟子推以为学长。群嗜古学,虽业进士,非其所好,乃刻意著书,同舍目为「白衣御史」。嘉祐四年,何剡表其行义,赐号安逸处士。所著有《何通夫遗稿》。《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稷山人,字知止,号安逸处士。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隐嵩山,有诗名。吴遵路、石延年论其高节,诏赐粟帛。以寿终。
全宋诗
韩退,字知止,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赐号安逸处士。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
全宋文·卷四八○
韩退,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自号稷山逸民。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吴遵路、石延年、孙抃等论其高节,嘉祐二年六月诏赐粟帛,号安逸处士。以寿终。《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二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安超,祥三子,字孔思,号逸亭,清无锡人,庠生,著有《忍斋诗稿》。
《漢語大詞典》:饱佚(飽佚)
饱足安逸。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夫以天下末力,厌事之民,而蒙 匈奴 饱佚,其势不便,故结和亲之约者,所以休天下之民。”
分類:饱足安逸
《漢語大詞典》:让逸竞劳(讓逸競勞)
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餘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漢語大詞典》:惊肉生髀(驚肉生髀)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绍 遣将道路奉迎,身去 鄴 二百里,与 先主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宋 刘源 《水调歌头》词:“人人惊肉生髀,郤日欲挥戈。”
《漢語大詞典》:买静求安(買静求安)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彆口气,不论好歹,得嫁便嫁,买静求安,藏身之法,这谓之没奈何的从良。”《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你怕干碍前程,还要买静求安。”
分類: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