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1,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安未
安营
安枝
安主
习安
安内
石安
绥安
和安
安及
安哉
安丘
安治
两安
孝安
《骈字类编》:安未
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九年,上御紫宸,谓宰相曰:坊市之间,人渐安未?李石奏曰:人情虽安,然刑杀过多,致此阴沴。
《國語辭典》:安营(安營)  拼音:ān yíng
驻兵扎营。如:「为了此次演习,部队正寻觅合适的安营地点」。《元曲选。马陵道。第三折》:「俺这里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四下安营,八下里札寨,兵打你城池,马践你山川。」
《骈字类编》:安枝
苏轼 秋怀诗 露泠梧桐脱,孤眠无安枝。
《骈字类编》:安主
晋书王豹傅:豹致笺于囧曰:豹闻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将以安主定时,保存社稷者也。
《漢語大詞典》:习安(習安)
谓习惯于安定。 宋 秦观 《治势下》:“逮 嘉祐 之后,习安玩治,为日既久,大臣以厚重相高,小臣以苟简自便。”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 淮 民习安,仓卒间虏至而逃,畜孽满野。”
《國語辭典》:安内(安內)  拼音:ān nèi
安定内部的乱事。《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
分類:安定内部
《骈字类编》:石安
明一统志:石安原在西安府泾阳县西南七里。秦苻坚登此叹曰:美哉斯原,因怅然有终焉之志。
《漢語大詞典》:绥安(綏安)
安定。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绥安东南,纲纪 江 外。” 明 朱鼎《玉镜台记·召太真》:“此去须当委曲济难,务期绥安宗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 圣祖仁皇帝 命皇十四子 允禵 为大将军,统兵入 藏 ,收復其地,拥 达赖喇嘛 归,坐牀於 布达拉 ,以为绥安 蒙古 之计。”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和安
温顺安分。国语·晋语七:“其冠也,和安而好敬。”史记·秦始皇本纪:“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骈字类编》:安及
潘岳夏侯常侍诔:积悲满怀,逝矣安及。
《漢語大詞典》:安哉
古代食器。《太平御览》卷七六○引 汉 李尤 《安哉铭》:“安哉令名,甘旨是盛,埏埴之巧,甄陶所成。”
分類:食器
《漢語大詞典》:安丘
复姓。 东汉 有 安丘望之 。见后汉书·耿弇传
分類:复姓
《骈字类编》:安治
管子: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 魏文帝槐赋:天清和而温润,气恬澹以安治;违隆暑而适体,谁谓此之不怡。
《骈字类编》:两安(两安)
唐书吉顼传:顼坐弟冒伪官。贬琰川尉。及辞。召见。泣曰。臣去国。无复再谒。愿有所言。然疾棘。请须臾间。后命坐。顼曰。水土皆一盎。有争乎。曰无。曰以为涂。有争乎。曰无。曰以涂为佛与道。有争乎。曰有之。顼首谢曰。虽臣亦以为有。夫皇子外戚。有分则两安。今太子再立。而外家诸王并封。陛下何以和之。贵贱亲疏之不明。是驱使必争,臣知两不安矣。
《韵府拾遗 寒韵》:孝安
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