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64,分271页显示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贺胜(贞卿、举安 伯颜 惠悯、忠宣 泾阳王 )
吴安朝(元镇 )
石安琬
夏友兰(幼安 )
安熙(敬仲 默庵 世称 默庵先生 )
解节亨(安卿 东庵 )
揭傒斯(别称 揭奚斯 曼硕 文安 豫章郡公 )
乞台普济( 庆国公、安吉王 )
谢端(敬德 桤斋 文安 世称 谢端有史才 )
安礼(伯宁 )
胡彝(安常 雪野 )
安轴(当之 谨斋、竹轩 文贞 兴宁府院君 )
贾策(治安 )
安文宪
陈泰(志同 所安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4—1320 【介绍】: 元鄠县人,字贞卿,一字举安,小字伯颜。贺仁杰子。尝从许衡学,通经传大义。早入宿卫,甚受世祖器重,拜集贤学士,迁参知政事。成宗时袭父职守上都,通商贾,抑豪纵。仕至左丞相,后为铁木迭儿所害,谥惠悯。顺帝时追封泾阳王,改谥忠宣。
吴安朝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元镇。
石安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兴中永德人。石佐中子。袭父职。从攻大理,讨李璮,皆有功。累官大同等处万户。成宗大德三年,北戍和宁。及还,病卒。
夏友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12 【介绍】: 元抚州乐安人,字幼安。事母以孝谨闻。从吴澄学。成宗大德中建鳌溪书院,捐田五百亩,以赡学者。荐授将仕佐郎、同知会昌州事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11 【介绍】: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号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学,又私淑刘因之学。其学一以圣贤为师。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元诗选
熙字敬仲,真定稿城人。先世以赀雄离石,藏书万馀卷,金亡徙家。熙少承祖父之学,闻容城刘静修名,将往从之游,未行而刘卒,走往拜其墓,录其遗书而还。宪司数以其行荐于朝,无所就。至大四年卒,年四十二。学者称默庵先生,门人苏天爵辑其遗文为《默庵集》。谓其文章以理为主,皆有为而作。诗学渊明晦翁,第以吟咏性情、陶写造化而已。自金源氏与宋分疆,以词章辨博相雄长。元初姚公茂得赵江汉之书而北,许鲁斋力起而昌明之,而理学始传。静修能以所学羽翼鲁斋,而推源于周、程、邵、朱者也。敬仲私淑静修而尊朱子之说以为教,游其门者,望而知为安氏弟子。北方之学,于是乎益振。敬仲固刘氏之功臣,然其诗去静修远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滨州渤海人,字安卿,号东庵。世祖至元二十二年由近侍属出为济南路录事,转德州判官。历光禄寺主事、集贤院都事。武宗至大间历秘书监著作郎、监丞、少监,官至翰林侍讲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元诗选
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幼贫,读书刻苦。大德间,稍出游湘汉。湖南帅赵淇素号知人,谓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程钜夫、卢挚先后为宪长,亦皆器重之。钜夫因妻以从妹焉。延祐初,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与修经世大典。累进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与为总裁官。卒年七十一,追封豫章郡公,谥曰文安。曼硕初入史馆,平章李文忠公孟读其所撰《功臣传》,叹曰:「是方可名史笔。若他人,直誊吏牍耳。」既复受知于王枢密约、赵承旨孟頫、元学士明善。东南文望如四明袁桷、巴西邓文原、蜀郡虞集,有盛名公卿间。曼硕与清江范梈、浦城杨载继至,翰墨往复,更相酬唱。曼硕在诸贤中,叙事严整,语简而当。一时朝廷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殊方绝域,共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善楷法,尤工行草。诗长于古乐府选体,而律诗长句伟然有唐人风。所著曰《秋宜集》。虞学士评其诗,谓「如三日新妇」,又谓「如美女簪花」,殆即史所称清婉丽密者欤!
黄鹤楼志·人物篇
揭傒斯(1274—1344) 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县)人。由布衣经举荐而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等,卒后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善散文,又能诗。山阴程巨夫为湖北宪使,奇其才,曾妻以从妹使其久客武昌。多次游赏黄鹤楼(或黄鹤楼故址),留有《别武昌》《梦武昌》等诗。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曼硕,龙兴富州人。以荐授翰林国史编修官迁翰林应奉累进侍讲学士同知经筵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充总裁官卒谥文安所著有秋宜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8 【介绍】: 元唐兀人,姓史氏。父充忽必烈藩府宿卫,从征大理,攻宋;世祖即位后,又从征阿里不哥,任蒙古唐兀军民达鲁花赤。他于至元三年充皇子燕王真金宿卫。后奉命保育海山(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大德二年,扈从海山总兵北边。十一年武宗即位,特授中书平章政事,加太尉,封庆国公。累迁中书左丞相、加太子太傅、中书右丞相、太傅、尚书右丞相。解职后,赐安吉州民户五百,封安吉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1340 【介绍】: 元遂宁人,徙江陵,字敬德,号桤斋。以文学名。为姚燧所赞赏。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承事郎,潭州路同知湘阴州事。猾吏豪民不敢舞文法。秩满,入为国子博士,累迁翰林直学士。文宗至顺、顺帝元统以来,朝廷制册多出其手。又预修文宗以下三朝实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敬德,遂宁人,家江陵中。河南乡贡。延祐五年赐进士出身,知湘阴州。以荐累迁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修国史,历翰林直学士,卒谥文安。
维基
谢端(1279年—1340年),字敬德,遂宁(今四川省遂宁市)人,元朝文人,官至国子祭酒、轻车都尉、陈留郡侯,谥文安。曾预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和历朝功臣列传,时人称谢端有史才。南宋末年,四川一带的文人为了躲避战乱都逃往江陵,谢端的祖先也因此前往江陵定居。谢端年幼时聪慧过人,五、六岁时就会吟诗,十岁能作赋。二十岁时,和尚书宋本同从一师,谢端学理学,宋本学古文,二人又都在江陵授课,他们在文学方面齐名,当时号称「谢宋」。史杠担任荆南宣慰使时,数次邀约并以礼相待,把他们都推荐给姚燧,姚燧当时文章很出名所以很自负,眼界很高,他将自己的文章给谢端过目,谢端一读便指出姚燧其文用意,姚燧大为赞赏,于是打算推荐谢端为校官,但没得到答覆。科举法实施后,谢端到河南行省应试,中举,但恰逢母亲去世所以没有参加会试。延祐五年(1318年),谢端中进士乙科。被任命为承事郎、潭州路湘阴州同知。一年后,入朝担任国子博士,迁任太常博士。后来有窃贼潜入太庙,偷走了第八室黄金主,谢端因此被罢官。谢端本是掌管司礼仪的官,并不是负责保管的官员,应该是无罪,但谢端不做任何争辩。不久谢端被任命为翰林修撰,又升任为待制,由于被选任为国子司业,所以也担任翰林直学士,官阶为太中大夫。至顺元年(1330年)五月,谢端进呈《进实录表》。当初,元文宗建奎章阁的时候,搜罗内外有才华的人们到奎章阁,元文宗曾对阿荣说当今文学之士,只还不认识谢端而已。不久,元文宗驾崩,没能来得及重用谢端。谢端与赵郡的苏天爵同著《正统论》,内容争辩金与宋的正统。至元六年(1340年),谢端去世,享寿六十二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46 【介绍】: 元卫辉路汲县人,字伯宁。历官彰德路经历。入为会福院都事。出为大名路治中。后知沔阳府。
胡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1—1338 【介绍】: 元彰德路安阳人,字安常,号雪野。累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历中书右司都事、工部侍郎、户部尚书,终淮东宪使。

人物简介

简介
安轴,高丽王朝末期学者。字当之, 号谨斋,雅号文贞。原籍顺兴。科举文科及第。在监春秋馆事任职期间,和齐贤等人一起改纂了闵清编的《编年纲目》。参与编纂了忠烈王、忠宣王、忠肃王三个朝代的实录。此外著有景几体歌《关东别曲》、《竹溪别曲》。留有文集《谨斋集》4卷2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2—1339 【介绍】: 元中州人,字治安。善歌诗,通蒙古语文。自从事改湖广省宣使。累迁杭州仁和县尹卒。善画花竹禽鸟。
安文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仁宗延祐中守庐州。兴学重农,视民如子。卓有异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元诗选
泰字志同,长沙茶陵人。延祐初,与欧阳玄同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考官评曰:「气骨苍古,音节悠然。天门洞开,天马可以自见矣!」官龙泉簿,以吟咏自怡。别号所安,有《所安遗集》一卷。其曾孙明乡贡进士朴所编。后华亭教谕章刻之以行世。成化中,内江令铨重刻,而蠹损过半,所存者歌行为多。亦清婉有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