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1,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安习
安恤
安晏
尉安
安金
恬安
媮安
福安
金安
安休
安性
安桥
安俟
安穆
近安
《漢語大詞典》:安习(安習)
习惯于;习惯。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后汉书·崔寔传:“其顽士闇於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 宋 方勺 《青溪寇轨》:“而 浙 人安习太平,不识兵革,一闻金鼓声,则敛手听命。” 明 吴承恩 《春秋列传序》:“故士生其时者,耳目之所安习,意志之所厌飫,日渐而月涵之,犹性生也。”
分類:习惯惯于
《漢語大詞典》:安恤(安卹)
亦作“ 安卹 ”。 安抚体恤。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上则忠告陛下,量作处分;下则弥缝事体,安恤人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已扰者固宜安卹,未扰者尤宜隄防。”
分類:安抚体恤
《漢語大詞典》:安晏
(1).安逸。 宋 欧阳修 《读书》:“人情慎所习,酖毒比安晏。” 元 张宪 《岳鄂王歌》:“ 钱塘 宫殿春风轻,娇儿安晏醉未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那 赵聪 原是个极贪安宴,十日九不在书房的。”
(2).平安。 清 姚鼐 《潘孝子赞》:“懿哉孝子,割膺奉荐。诚动鬼神,危者安宴。”
分類:平安安逸
《漢語大詞典》:尉安
安抚。尉,“ 慰 ”的古字。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乃开仓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新唐书·李石传:“至今诛索不已,臣恐缘以生变,请下詔尉安之。”
分類:安抚
《骈字类编》:安金
齐书州郡志:封山郡安金。
《漢語大詞典》:恬安
安静;安逸。《汉书·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昔 班仲升 西戍,不敢擅还,以承詔故也。我今入 关 ,断在胸臆,何恬安於不测之地,而自滞耶!”
分類:安静安逸
《漢語大詞典》:媮安
只图眼前的安逸。 宋 苏轼 《罗适知开封县程之邵知祥符县制》:“以尔 之邵 ,才力强敏,无媮安之意。”清史稿·诸王传三·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尔毋媮安,斯克敌制胜,身不期强而自强矣。” 梁启超 《新民说》第七节:“保守今日,故进取之念消;媮安今日,故冒险之气亡。”
分類:眼前安逸
《國語辭典》:福安  拼音:fú ān
幸福安康。为书信中向尊长请安的用语。《董西厢》卷二:「四时无冻馁之忧,数口享福安之庆。」
《漢語大詞典》:金安
旧时的祝福语。多用于对长辈和尊敬的人。红楼梦第五三回:“门下庄头 乌进孝 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再生缘》第二八回:“提拔大恩如再造,班师回国请金安。”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但有些文章,为朋友及生计关系,亦不能不做也。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漢語大詞典》:安休
(1).安宁。 汉 焦赣 《易林·谦之大壮》:“防患备灾,凶恶不来,虽困无忧,未获安休。”
(2).犹安息。长眠。 清 曾国藩 《祭韩公祠文》:“冀先生之神安休于此。”
《骈字类编》:安性
礼记:食麦与羊。注:麦实有孚甲,属木。羊,火畜也。时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困学纪闻:放肆以逐欲,不若俭而安性。
《骈字类编》:安桥(安桥)
唐 白居易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 选石铺新路,安桥压古堤。
《高级汉语词典》:安俟
安心等待
《漢語大詞典》:安穆
安定和睦。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
分類:安定和睦
《漢語大詞典》:近安
犹近好。常用于书信。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此上,即请近安。”
分類: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