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安归(安归)
史记循吏傅:子产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宋玉九辨:谓骐骥兮安归?
《漢語大詞典》:安流
(1).舒缓平稳地流动。《楚辞·九歌·湘君》:“令 沅 湘 兮无波,使 江 水兮安流。” 唐 杜甫 《雨不绝》诗:“眼边江舸何怱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九:“沧浪迅风波,无风即安流。”
(2).平稳的流水。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宋 杨万里 《回望黄巢矶之险心悸久之》诗:“若到峡中应更险,却思峡外是安流。”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安流欣鼓枻,奔浪独能篙。”
(3).谓安然顺流。 晋 陆机 《文赋》:“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4).比喻顺利的境况。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序》:“君子之处世,汎安流驰坦途者,不足以为难,惟涉患歷难然后可见。”
(2).平稳的流水。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宋 杨万里 《回望黄巢矶之险心悸久之》诗:“若到峡中应更险,却思峡外是安流。”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安流欣鼓枻,奔浪独能篙。”
(3).谓安然顺流。 晋 陆机 《文赋》:“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4).比喻顺利的境况。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序》:“君子之处世,汎安流驰坦途者,不足以为难,惟涉患歷难然后可见。”
《國語辭典》:安置 拼音:ān zhì
1.安放、安排。晋。干宝《搜神记》卷三:「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红楼梦》第三回:「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2.宋时官吏贬谪,轻者送某州居住,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宋。苏轼 到惠州谢表:「续奉告命,责授臣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已于今月二日到惠州。」《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忽一日,学士被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黄州安置去了。」
3.就寝、睡觉。《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铺了床,伸开被,点上灯,请婆睡,叫声安置进房内。」《儒林外史》第二回:「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果,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
2.宋时官吏贬谪,轻者送某州居住,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宋。苏轼 到惠州谢表:「续奉告命,责授臣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已于今月二日到惠州。」《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忽一日,学士被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黄州安置去了。」
3.就寝、睡觉。《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铺了床,伸开被,点上灯,请婆睡,叫声安置进房内。」《儒林外史》第二回:「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果,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叫了安置,各自歇宿。」
《國語辭典》:安处(安處) 拼音:ān chǔ
1.安居。汉。班固 〈西都赋〉:「合欢增城,安处常宁。」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居九州之地,而身无所安处。」
2.安置、安顿。《北齐书。卷二○。列传。薛脩义》:「招降胡酋胡垂黎等部落数千口,表置五城郡以安处之。」《太平广记。卷三八三。曲阿人》:「汝算录正馀八年,若此限竟死,便入罪谪中,吾此欲安处汝,职局无缺者,唯有雷公缺,当启以补其职。」
3.何处。《文选。卷二。赋。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忕,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言于安处先生。」唐。李善。注:「安处,犹乌处,若言何处,亦谓无此先生也。」《中国历代戏曲选。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折》:「今日里欲图存谁是主?欲投荒将安处?」
2.安置、安顿。《北齐书。卷二○。列传。薛脩义》:「招降胡酋胡垂黎等部落数千口,表置五城郡以安处之。」《太平广记。卷三八三。曲阿人》:「汝算录正馀八年,若此限竟死,便入罪谪中,吾此欲安处汝,职局无缺者,唯有雷公缺,当启以补其职。」
3.何处。《文选。卷二。赋。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忕,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言于安处先生。」唐。李善。注:「安处,犹乌处,若言何处,亦谓无此先生也。」《中国历代戏曲选。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折》:「今日里欲图存谁是主?欲投荒将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