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67,分172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释安含( 金 )
李孝基( 永安王 壮 )
许绍(字 嗣宗 安陆郡公、谯国公 )
张善安
窦威(字 文蔚 靖 延安郡公 )
李袭志(字 重光 始安郡公 )
姜谟( 安 长道县公 )
杜淹(字 执礼 襄 安吉郡公 )
李神通( 淮安王、永康王 靖 )
赵弘安
冉安昌
李安远( 正平县公、广德郡公 )
窦琎(字 之推 邓国公 安 )
庞卿恽( 安化郡公 )
其它辞典(续上)
孔绍安(世称 孙孔 )释安含( 金 )
李孝基( 永安王 壮 )
许绍(字 嗣宗 安陆郡公、谯国公 )
张善安
窦威(字 文蔚 靖 延安郡公 )
李袭志(字 重光 始安郡公 )
姜谟( 安 长道县公 )
杜淹(字 执礼 襄 安吉郡公 )
李神通( 淮安王、永康王 靖 )
赵弘安
冉安昌
李安远( 正平县公、广德郡公 )
窦琎(字 之推 邓国公 安 )
庞卿恽( 安化郡公 )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诵古文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叹异之。与孙万年皆以文辞称,时人谓“孙、孔”。隋大业末为监察御史。入唐,拜内史舍人。高祖武德中,以中书舍人与崔善为、萧德言主修梁史,未成而卒。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孔若思传》、《唐诗纪事》卷三。《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孔绍安集》(旧《志》云三卷,新《志》云五十卷,而《旧唐书》本传云“有文集五卷”),已佚。《全唐诗》存其诗7首。唐诗汇评
孔绍安(577-626?),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以文词知名。入隋,与词人孙万寿笃忘年之好,时称“孙孔”。大业末,官监察御史。归唐,拜内史舍人。武德四年,官中书舍人,受诏撰《梁史》,未成而卒。有《孔绍安集》五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七首,其中杂有在隋之作。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7—? 【介绍】: 隋唐时越州山阴人。少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鄠县,闭门读书,外兄虞世南叹异之。时有词人孙万寿,与绍安为忘年之好,人称孙、孔。炀帝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李渊为隋征河东,绍安监其军,礼遇尤密。及渊建唐,绍安奔归长安,擢内史舍人。寻诏撰《梁史》,未成卒。有文集。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二
释安含。俗姓金。诗赋伊飧之孙也。生而觉悟。性乃冲虚。毅然渊懿之量。莫穷涯畛。尝浪志游方。观风私化。真平二十二年约与高僧惠宿为伴。拟将乘桴泛泥浦津。过涉岛之下。忽值风浪。回泊此滨。明年有旨简差堪成法器者。入朝学问。遂命法师𠃔当行矣。乃与聘国使同舟涉海。远赴天庭。天王引见。皇情大悦。敕配于大兴圣寺居住。旬月之间洞解玄旨。于是[荔/十]山仙掌十驿之程。即日午行回。谁闻夕鼓。秦岭帝宫千里之地。即星驰陟降。岂待晨钟。十乘秘法。玄义真文。五稔之中莫不该览。越二十七年。爰与于阗沙门毗摩真谛。沙门农加陀等俱来至此。西域胡僧直到鸡林。盖自兹也。崔致远所撰义相传云。相真平建福四十二年受生。是年东方圣人安弘法师与西国二三藏。汉僧二人至自唐。注云。北天竺乌苌国毗摩罗真谛年四十四。农伽陀。年四十六。摩豆罗国佛陀僧伽。年四十六。经由五十二国始汉土。遂东来住皇龙寺。译出旃檀香火星光妙女经。乡僧昙和笔授。未几汉僧上表。乞还中国。王许而送之。则安弘者殆和尚是也。又按新罗本记。真兴王三十七年。安弘入陈求法。与胡僧毗摩罗等二人回。上楞伽胜鬘经及佛舍利。自真兴末至真平建福。相去几五十年。何三藏来之前却如是。或恐安含。安弘。实有二人。然其所与三藏不殊。而厥名不殊。今合而立传。又未详西国三藏去留所终。和尚返国。以后作谶书一卷。字印离合。为之者罕测。宗[辶+((立-〦)/木)]幽隐。索理者难究。如云鸺鹠鸟(碑文隐晦未详)散。又云。第一女主葬忉利天。及千里战军之败。四天王寺之成。王子还乡之岁。大君盛明之年。皆悬言遥记的如目睹。了无差脱。善德王九年九月二十三日。终于万善道场。享年六十二。是月乡使从汉而邂逅法师。敷座于碧浪之上。怡然向西而去。真所谓腾空步阶坐水行地者矣。翰林薛某奉诏撰碑。其铭云。后葬忉利。建天天寺。怪鸟夜鸣。兵众旦殪。王子渡关入朝。圣颜五年。限外三十而还。浮沈轮转。彼我奚免。年六十二。终于万善。使还海路。师亦交遇。端坐水上。指西而去(碑文苔蚀字缺十。丧四五。略取可观拟以成文)。盖不待他。亦髣髴其遗迹矣。 赞曰。师之神通解脱。去住自在。大菩萨之闲事。岂容笔舌于其间哉。然入朝始与西域三藏。手派真源。吹法螺而雨法雨。河润海陬。真弘法之圣人字也。字经三写。乌焉成马。予疑含弘二字之有一错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0 【介绍】: 唐宗室。高祖从父弟。李璋子。封永安王。历陕州总管、鸿胪卿,以罪免。高祖武德二年十二月,刘武周寇太原,孝基为行军总管讨之,败绩被杀。谥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州安陆人,字嗣宗。儿时与李渊同学。隋炀帝大业末为夷陵通守。后以黔安、武陵、澧阳三郡归唐,授峡州刺史,封安陆郡公。其辖境与王世充、萧铣接壤,绍之士卒常被虏杀,绍执王、萧部下,皆给资遣之,杀掠遂渐为止。封谯国公,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 【介绍】: 唐兖州方舆人。隋末聚众八百,据豫章,后以其地归唐,授洪州都督。唐高祖武德中辅公祏反,以善安为西南道大行台,寻又归唐,称不与谋。及公祏败,搜得其书,遂诛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字文蔚。窦炽子。博览群言。举秀异,授秘书郎。隋炀帝大业中迁内史舍人,数谏忤旨,转考功郎中,坐事免。李渊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使裁定制度。高祖武德初授内史令,每论政事得失,必陈古为喻。卒谥靖。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文蔚,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尚文,博览群书,诸兄诋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授秘书郎。历十余岁,其学益博。大业四年(608),累迁内史舍人,转考功郎中。入唐,为高祖丞相府司录参军,朝章国典皆其所定。武德元年(618),拜内史令。卒,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录《窦威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金州安康人,祖籍陇西狄道,字重光。初仕隋,历始安郡丞。炀帝大业末,城为萧铣所陷,铣署为工部尚书。武德初高祖召,遂归之,授柱国,封始安郡公,拜江州都督,又转桂州都督。守桂二十八年,政尚清简。后入朝拜右光禄大夫、行汾州刺史致仕,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 【介绍】: 唐秦州上邽人。隋炀帝大业末为晋阳长。唐高祖引为司功参军。入长安,除相国胄曹参军、长道县公。及平薛仁杲,擢秦州刺史,有政声。改守陇州,以老去职。卒谥安。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谟。秦州上邽人。隋大业末为晋阳长。高祖建义。引为司功参军。从平京城。除相国兵曹参军。封长道县公。拜秦州刺史。改守陇州。贞观元年卒。赠岷州都督。谥曰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 【介绍】: 隋唐时京兆杜陵人,字执礼。杜如晦叔父。隋时,与韦福嗣共入太白山,扬言隐逸,实欲邀求时誉。文帝恶之,谪戍江表。赦还,累除御史中丞。入唐,为矢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以事流越巂。太宗立,累擢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所荐四十余人,后皆知名。卒谥襄。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8 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隋开皇中,隐居太白山。大业末,官至御史中丞。入唐,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坐事流放越巂。太宗即位,召拜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寻判吏部尚书,参议政事。前后表荐40余人,后多知名。贞观二年(628)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生平见新、旧《唐书·杜如晦传》附、《大唐新语》卷八。《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五
淹字执礼。司空如晦之叔父。隋大业末官御史中丞。王世充僭号。署为吏部。洛阳平。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贞观初拜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判吏部尚书。参议朝政。二年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新安人。赵弘智兄。高祖武德四年,为益州行台郎中。时窦轨为行台左仆射,动辄遭榜,岁至数百。后入朝为度支郎中,官终国子祭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巴东人。隋末据巴东。唐高祖武德初归唐,为招慰使。以务川当牂柯要路,请置务州。后官至潭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3 【介绍】: 隋末唐初夏州朔方人。隋云州刺史李彻子。家富于财,少无检,以赌博破产。晚始折节读书。袭爵城阳公。与王圭友善。炀帝大业初,圭坐罪当配流,安远为之营护,免。后为正平令。李渊起兵攻绛郡,安远与通守婴城自守,城陷,渊素与安远善,抚慰其家,引与同食,授右翊卫统军,封正平县公。从渊破隋将屈突通,入唐,授右武卫大将军。又从李世民征伐,累战功,改封广德郡公。曾出使吐谷浑,与敦和好。太宗贞观初,历潞州都督、怀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3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字之推。窦抗弟。隋末为扶风太守。后以郡归唐。历民部尚书。从李世民平薛仁杲,寻镇益州。授秘书监,封邓国公。太宗贞观初迁将作大匠,修洛阳宫极侈浮,免官。以女为酆王妃复位。卒谥安。工书,晓音律,曾与祖孝孙受诏定雅乐。有《正声乐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4—628 【介绍】: 唐相州邺县人。隋末为左翼卫。归唐,从平霍邑,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从平薛举,授大将军。复从讨王世充、刘黑闼,以功授上柱国。高祖武德五年,授秦王府右车骑将军。七年,迁左内马军副总管。九年,以玄武门之变功,授左卫副率,封安化郡公。太宗贞观元年,授左武候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