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65,分271页显示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安如泰山
安山铁甲
安上治民
安身乐业
安身之处
安全带
安西四镇
安息香树
安息高名
安坐待毙
安憙
安娴
安庠
安心乐业
安心乐意
《國語辭典》:安如泰山  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也作「安若泰山」、「稳如泰山」。
《分类字锦》:安山铁甲(安山铁甲)
金史仆散忠义传:拜忠义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封荣国公,赐以御府貂裘、宾铁吐鹘、弓矢、大刀、具装对马及安山铁甲、金牌。
分类:
《分类字锦》:安上治民
孝经: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范仲淹大礼与天地同节赋:务于大者,可安上而治民,引而伸之,则规天而矩地。
分类:制礼
《國語辭典》:安身乐业(安身樂業)  拼音:ān shēn lè yè
安顿自己的生活并喜欢所从事的行业。《红楼梦》第一回:「携你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國語辭典》:安身之处(安身之處)  拼音:ān shēn zhī chù
容身立足的地方。《红楼梦》第六九回:「二爷二奶奶要撵我回去,我没了安身之处,太太好歹开恩。」
《國語辭典》:安全带(安全帶)  拼音:ān quán dài
飞机、汽车或游乐设施中,供乘客系绑,以维护安全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安西四镇(安西四鎮)
唐 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 龟兹 、 疏勒 、 于阗 、 焉耆 (一作 碎叶 )。始设于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 永徽 元年(公元650年)罢, 显庆 三年(公元658年)复。 咸亨 元年(公元670年)为 吐蕃 所陷,改 碎叶 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 吐蕃 ,复置 龟兹 疏勒 、 于阗 、 碎叶 四镇, 开元 七年(公元719年)弃 碎叶城 于 西突厥 十姓可汗,又改以 焉耆 为四镇之一。 安史 乱后陷于 吐蕃 。
《国语辞典》:安息香树(安息香树)  拼音:ān xí xiāng shù
植物名。安息香科野茉莉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九公尺,叶卵形,先端渐尖。短总状花序,花冠钟形,黄白色。树皮内有胶汁,至夏凝成黄黑色块,名安息香,可用为香料,或以制药。原产于泰国、苏门答腊,今亚洲热带多有栽培。
《分类字锦》:安息高名(安息高名)
周弘正谢梁元帝赉玉门枣启:安期旧美,安息高名臣。金马之荣,未获趋奉;方朔之赐,遽降洪恩。
分类:
《國語辭典》:安坐待毙(安坐待斃)  拼音:ān zuò dài bì
坐著等死。指人消极颓废,不寻求解救辨法。明。李贽〈焚书书答。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骈字类编》:安憙
见上。后汉书郡国志:中山国县安憙。本安险,章帝更名亦作喜。水经:滱水又东径安憙县南。注:县故安险也。其地临崄,有井涂之难。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应为侯国,王莽更名宁险。汉章帝改曰安喜。
《漢語大詞典》:安娴(安嫻)
安详文雅。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瘦马》:“诸秀女各有所业。称嫗为母、为祖母、为老老者,莫不娇容美质,举止安嫻。” 丁玲 《母亲》三:“ 金先生 也跟在 于三太太 身后走了进来说道:‘ 吴幺妹 真是安娴得很,她们老太太昨天还同我说,愁她太不作声了。’”
分類:安详文雅
《骈字类编》:安庠
法苑珠林:菩萨初从母胎出时,无苦无恼,安庠而起。
《漢語大詞典》:安心乐业(安心樂業)
心绪安定,生活愉快。红楼梦第六八回:“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又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
《漢語大詞典》:安心乐意(安心樂意)
心情安定,满意。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嫁到我家,须要安心乐意,不许憎嫌丈夫的。”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大家像我一般,都安心乐意过一世罢。”《三侠五义》第一回:“此后 刘后 与 郭槐 安心乐意,以为再无后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