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37 【介绍】: 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桓公子。以庶兄目夷为相。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宋襄公九年,联卫、曹、邾等国伐齐,败齐师,立齐孝公而返。十二年,与齐、楚盟于鹿上,争作盟主。同年秋,宋、楚又会诸侯于盂,为楚执,因诸侯请求,获释。十三年伐郑,楚救郑,宋楚战于泓水。目夷主张乘楚兵渡河中袭击,不从,以讲仁义,等楚师渡河列阵后再战,丧失战机,大败伤腹归,次年死。在位十四年。
《國語辭典》:宋襄公  拼音:sòng xiāng gōng
春秋时宋国的君主。(西元?~前637)名兹父,宋桓公之子。好言仁义,继齐桓公为盟主,为春秋五霸之一,与楚战于泓,受伤而卒。在位十四年,谥襄。
《漢語大詞典》:文襄
(1). 春秋 五霸中的 晋文公 与 宋襄公 的并称。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二方之於上国,亦犹 秦繆 、 楚庄 ,与 文 襄 而并霸。”
(2). 春秋 时的 晋文公 与 晋襄公 的并称。国语·晋语八:“世及 武子 ,佐 文 襄 为诸侯,诸侯无二心。”
《漢語大詞典》:鹢飞(鶂飛)
《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六鶂退飞,过 宋 都。”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宋襄公 区霿自用,不容臣下,逆 司马子鱼 之諫,而与彊 楚 争盟,后六年为 楚 所执,应六鶂之数云。”后用“鶂飞”作为 春秋 末期 宋襄公 在 泓 之战中败于 楚 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入彭城馆》诗:“鶂飞伤 楚 战,《鸡鸣》悲 汉 围。”
《国语辞典》:殷武  拼音:yīn wǔ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殷武,祀高宗也。」或以为美宋襄公之诗。首章二句为:「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国语辞典》:宋襄之仁  拼音:sòng xiāng zhī rén
宋襄公和楚人交战于泓,宋军先排好行列,子鱼以为敌众我寡,便请求宋襄公在楚军尚未渡过泓水时击溃,宋襄公以为不可,乃至楚军渡过泓水及排好阵列后才攻打楚军,宋军遂大败。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后指不明事态严重而讲仁义,因而延误大体。
《国语辞典》:泓水之战(泓水之战)  拼音:hóng shuǐ zhī zhàn
周襄王十四年(西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郑,楚成王派兵救郑国,两军相遇于泓水,宋襄公大败,并受重伤而死,史称为「泓水之战」。
《国语辞典》:孔父嘉  拼音:kǒng fǔ jiā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宋襄公五世孙,官为司马,为华督所杀。其后裔奔逃鲁国,五传而生孔子,乃孔子六世祖。
《國語辭典》:春秋五霸  拼音:chūn qiū wǔ bà
春秋时代担任领导地位的五位诸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