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全体(全體)  拼音:quán tǐ
1.全部身体。汉。刘熙《释名。释饮食》:「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
2.全部、整体。宋。刘克庄 郊行诗:「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
《漢語大詞典》:全体学(全體學)
晚 清 时称生理学为全体学。 清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明医一科,以能通全体学,识万国药方,知中西病名证治者为及格。”亦简称“全体”。 清 谭嗣同 《仁学》:“格致即不精,而不可不知天文、地舆、全体、心灵四学,盖羣学羣教之门径在是矣。”
《國語辭典》:纯粹(純粹)  拼音:chún cuì
1.纯正不杂。《晋书。卷七五。列传。荀崧》:「近见荀监子,清虚名理当不及父,德性纯粹,是贤兄辈人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其纯粹者入矩,舛驳者出规。」
2.完全。如:「这次交通事故纯粹是他一时疏忽所造成的。」
《漢語大詞典》:诚明(誠明)
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郑玄 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 唐 李翱 《复性书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於书,以开诚明之源。” 宋 邵雍 《诚明吟》:“ 孔子 生知非假习, 孟軻 先觉亦须脩;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漢語大詞典》:全功
(1).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张湛 注:“全,犹备也。” 唐 韩愈 《杏花》诗:“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2).完满的功业。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幸蒙国朝将泰之运,荡平天下,怀集异类,喜得全功。” 明 唐顺之 《公移·牌》:“又据报 崇明 沙上有续到贼船十六隻,登岸烧劫,乃是天心助顺,使此贼送死,輳成诸将全功也。”
(3).谓成就功业。《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已知将军边塞劳苦,损折弟兄。今已全功,实为万幸。”
(4).保全身心之功。 元 麻革 《为乔子寿》诗:“守身为大节,寡欲是全功。”
《漢語大詞典》:双璧(雙璧)
(1).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掷三钱。”
(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 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陈银儿》:“ 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
《國語辭典》:善后(善後)  拼音:shàn hòu
事故发生后妥善处理遗留下的问题。宋。苏轼〈送范中济经略侍郎〉诗:「谋初要百虑,善后乃万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善后事宜,少保便交与萧云仙办理。」
《國語辭典》:令终(令終)  拼音:lìng zhōng
1.善终。《诗经。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君子令终定谥,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
2.事情完美的终结。《文选。嵇康。琴赋》:「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
《國語辭典》:附庸  拼音:fù yōng
1.附属于诸侯或大国的小国,藉著听其指挥来得到庇护。《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
2.附属于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3.勉强附和他人的意见或行动。如:「有钱人家喜欢附庸风雅,订做一些书匮,却放置酒瓶。」
《國語辭典》:金相  拼音:jīn xiàng
语本《诗经。大雅。域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形容美好的文章或言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文藻条流,托在笔札。既驰金相,亦运木讷。」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國語辭典》:全然  拼音:quán rán
全部、完全。如:「醉汉全然不接受交通警察的酒测指令,并大声咆哮。」《三国演义》第七一回:「见赵云全然不动,曹兵翻身就回。」《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华甫全然不懂,便夹七夹八的问起来。」
《國語辭典》:全人  拼音:quán rén
1.人格、道德和学行等各方面毫无瑕疵的人。《庄子。庚桑楚》:「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殊不知凡为女子,必先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四者兼备,才算得个全人。」
2.四肢健全的人。《庄子。德充符》:「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外观旁览,尚似全人。」
3.保全人民。《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昔伊尹自鬻辅商,立功全人。」
《國語辭典》:完人  拼音:wán rén
人格圆满,道德、学识、行为毫无缺点的人。《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自古至今,有几个完人?我们如今,也只好略迹原心。」
《國語辭典》:元音  拼音:yuán yīn
1.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者称为「元音」,可自成音。国音字母ㄚ、ㄛ、ㄜ、ㄝ等均属之。相对于辅音而言。
2.书名。明孙原理编,十二卷,元人诗的总集。
《漢語大詞典》:纯懿(純懿)
高尚完美。文选·张衡〈东京赋〉:“今捨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 李善 注:“纯,大;懿,美也。”周书·武帝纪上:“民生而静,纯懿之性本均。” 隋 王通 中说·问易:“政则苟简,岂若 唐 虞 三代 之纯懿乎!”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生平不识诗书,而能以纯懿之行,自飭於无人之地。”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李忠定公:“查歷代从祀诸儒,皆以德行纯懿,有功经学者为要。”
分類:高尚完美
《漢語大詞典》:造极(造極)
(1).到达最高点。 晋 庐山诸道人 《游石门诗》序:“既至,则援木寻葛,歷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於是拥胜倚巖,详观其下。” 清 唐甄 潜书·虚受:“其心如是,是以受摄广大,造极无上,而与天地準也。”
(2).喻达到完美之境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 陆侃如 等注:“达到理想的境地。” 唐 皎然 诗式·文章宗旨:“ 康乐公 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大概 李 ( 李白 )写景入神, 王 ( 王昌龄 )言情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