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驯雅(馴雅)
典雅完美。 明 张居正 《重刊两汉书序》:“ 迁 据《左氏》国语世本《国策》史记,而 固 承父 彪 之后,修《西汉书》。然 子长 之书,虽驰骋该博,类取杂家小説以实之,其为文多不驯雅,不如 固 之简严明切,敍次有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刘知几 之论史也……其文近浅而远驯雅,其识精琐屑而迷远大。”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三国志五代史,其书最为驯雅有法, 汉 以后史之良也,取一二类著焉。”
分類:典雅完美
《漢語大詞典》:隆备(隆備)
隆重而完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香烛辉煌,斋供清美,仪文隆备,世所罕见。”《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 管仲 曰:古之受命者,先有禎祥示徵,然后备物而封,其典甚隆备也。”
分類:隆重完美
《漢語大詞典》:全声(全聲)
完美的声音。指天籁。 唐 元结 《订司乐氏》:“悬水淙石,宫商不能合,律吕不能主,变之不可,会之无由,此全声也。”
分類:完美声音
《漢語大詞典》:完篇
(1).完美的诗文。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观子直写胸中所藴,由乎气胜,专效背水阵之法,久而虽熟,未必皆完篇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若主客同调,方谓之完篇。”
(2).完整的篇章。 清 包世臣 《与扬季子论文书》:“ 世臣 从前纂 汪容甫 遗集,曾授未成互异之稿,足为完篇,笔势一如 容甫 。”
(3).完成全篇。 叶圣陶 《倪焕之》一:“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
《漢語大詞典》:完德
完美的品德。 宋 王安石 《外祖黄夫人墓表》:“自公卿大夫无完德,岂或女妇然。”
分類:完美品德
《國語辭典》:纯化(純化)  拼音:chún huà
利用物理、化学等科技或方法,将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如蒸馏、再结晶等。也称为「精制」。
《國語辭典》:醇备(醇備)  拼音:chún bèi
纯美完备而无缺失。《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分類:淳厚完美
《漢語大詞典》:懿纯(懿純)
完美纯笃。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爰暨三皇,寔秉道真。降逮五帝,继以懿纯。”
分類:完美
《漢語大詞典》:极行(極行)
谓崇高完美的操行。晋书·卞壸传:“夫事亲莫大於孝,事君莫尚於忠……此在三之大节,臣子之极行也。”
《漢語大詞典》:精秀
完美优异。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易安 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独絶,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分類:完美优异
《漢語大詞典》:全洁(全潔)
完美,纯洁。谓品德高尚,有操守。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辽 感言,復与 周平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周陔 ﹞终始全洁,当世以为美谈。”
《漢語大詞典》:鸿懿(鴻懿)
(1).博大完美。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连结篇章,必大才智,鸿懿之俊也。” 清 恽敬 《答赵青州书》:“其遗文、逸事、法书、名画,皆能曲折精微,鸿懿絶特,不类乎人人之所为。”
(2).指崇高美好的德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 唐 徐彦伯 《中宗孝和皇帝哀册文》:“爰命下臣,式扬鸿懿,咨睿烈於金牒,刻明猷於玉字。”
《漢語大詞典》:纤完(纖完)
指极细小的完美之处。 宋 司马光 《言陈烈札子》:“ 陶 因言 烈 贪污险诈,行无纤完。” 宋 王安石 《答段缝书》:“惠书以所闻詆 巩 行无纤完。”
《漢語大詞典》:旨诣(旨詣)
谓文章的主旨达到完美的境界。晋书·潘岳传:“未几,选为 长安 令,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山水,文清旨诣,辞多不録。”
《漢語大詞典》:贞完(貞完)
坚贞完美。 明 赵南星 《贺刘士美入学序》:“夫贞完之节,壮夫犹难,而况笄褘之人乎。”
分類:坚贞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