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亲族(親族)  拼音:qīn zú
指家属及同宗族的人。如:「儿女的成就,除了对自己负责外,也要能体会父母面对亲族邻里时的感受。」《孔子家语。卷一。问礼》:「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南史。卷六二。列传。徐摛》:「性又清简,无所营树,俸禄与亲族共之。」
《國語辭典》:宗派  拼音:zōng pài
泛称宗教、政治、学术或宗族等方面的派别。《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西游记》第一九回:「你师兄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其实是我法门中的宗派。」
《漢語大詞典》:一支
(1).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唐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诗:“ 剑门 千转尽, 巴水 一支长。”朱子语类卷二:“或问天下之山,西北最高?曰:然。自 关中 一支生下 函谷 ,以至 嵩山 ,东尽 泰山 ,此是一支;又自 皤冢 汉水 之北,生下一支,至 扬州 而尽; 江 南诸山,则又自 岷山 分一支以尽乎两 浙 、 闽 、 广 。”
(2).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3).一肢。支,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
《分类字锦》:敬宗
礼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
分类:宗族
《漢語大詞典》:宗党(宗黨)
宗族,乡党。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日晏罢朝归,鞍马塞衢路。宗党生光华,宾僕远倾慕。”宋书·孝义传·许昭先:“ 昭先 父母皆老病,家无僮役,竭力致养,甘旨必从,宗党嘉其孝行。” 宋 陆游 《吕从事夫人方氏墓志铭》:“父 元矩 朝散郎知 建州 。 建州 之殁,夫人尚幼,事母已为宗党所称,年二十有一来归。”《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 洛阳 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 袁绍 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貲,必得巨万。”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 明 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復进讨 健 。”
分類:宗族乡党
《國語辭典》:谱牒(譜牒)  拼音:pǔ dié
记述氏族世系的书。《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也称为「谱第」。
《國語辭典》:亢宗  拼音:kàng zōng
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用以比喻蔽护宗族、光大门楣。《聊斋志异。卷一○。申氏》:「士人子,不能亢宗,而辱门户,羞先人,蹠而生,不如夷而死。」
《漢語大詞典》:一族
(1).一个宗族、家族。亦指同一宗族、家族。国语·周语上:“王御不参一族。” 韦昭 注:“一族,父子也。”北史·魏纪三:“ 夏 殷 不嫌一族之婚, 周 世始絶同姓之娶。”新唐书·柳浑传:“ 隋 时旧第,惟 田 一族耳。”
(2).同一族类。《淮南子·主术训》:“志欲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辐凑,而为之轂。”南史·齐纪上:“声化远洎,荒服无虞,殊类同归, 华 戎一族。”
(3).谓同一源流。 宋 苏轼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过隙则发现,臭味实一族。” 宋 张耒 《道士矶》诗:“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
《漢語大詞典》:宗支
同宗族的支派。后汉书·桓帝纪赞:“ 桓 自宗支,越躋天禄。”新唐书·吴兢传:“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四折:“都是那老天不絶俺宗支,这一家儿恰似,恰似旱苗甘雨得来时。”
《國語辭典》:有服  拼音:yǒu fú
1.居丧。《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红楼梦》第六四回:「听了贾蓉一篇话,遂为计出万全,将现今身上有服,并停妻再娶,严父妒妻,种种不妥之处皆置之度外了。」也称为「有孝」。
2.宗族的关系,在五服以内称为「有服」。《红楼梦》第九二回:「冯紫英道:『……雨村老先生是贵本家不是?』贾政道:『是。』冯紫英道:『是有服的还是无服的?』」
《國語辭典》:姬姜  拼音:jī jiāng
1.春秋时代,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国常通婚,故用以称贵族妇女。《左传。成公九年》:「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文选。班固。西都赋》:「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
2.泛指美人。《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室无姬姜,门多长者。」《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序》:「饰姬姜狗马之玩,外言不入,惟欲是从。」
《漢語大詞典》:一宗
(1).一个宗族。亦谓同族,同姓。汉书·吴王刘濞传:“天下一宗,死 长安 即葬 长安 ,何必来葬!” 颜师古 注:“犹言同姓共为一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卿一宗在朝有几人, 陆 ( 陆凯 )曰:二相,五侯,将军十餘人。”新唐书·宗室传赞:“建国利一宗,列郡利百姓。”
(2).表数量。一桩;一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浹 ( 何浹 )索纸万幅以答款,府司以数百幅给之,乃一纸书一宗。”红楼梦第八八回:“头一宗,他当家没有空儿。”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
(3).表数量。文卷一夹或一册。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这一宗是何文卷?”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凡事有始终期限曰一成,或曰一终。今公牘转作一宗,通俗转作一桩,皆终字也。”
(4).表数量。一批。《三国演义》第六八回:“ 吕蒙 箭尽,正慌间,忽对 江 一宗船到。”
(5).表数量。一片,一块。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圩里那一宗田,你替我卖给那人罢了。”
《漢語大詞典》:本宗
(1).犹祖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五·李白出处:“ 白 但生於 蜀 ,一出后,未常返其故居。 陇西 以其本宗, 山东 以其流寓,志 白 奚不宜者?”
(2).本宗族。《清文献通考·刑四》:“凡本宗为人后者之子孙,於本生亲属孝服,祇论所后宗支,本生亲属降服。”
《漢語大詞典》:睦亲(睦親)
(1).指宗族中的近亲。《汉书·韦贤传》:“嗟嗟我王, 汉 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晋书·庾旉传:“元勋睦亲,显以殊礼。”
(2).对宗族和睦,对外亲友好。 汉 王粲 《酒赋》:“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睦亲之行,至自非敦。”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昔人睦亲,衣无常主。”旧唐书·寿王瑁传:“ 开元 之后,朝恩睦亲,以 寧 府最长,封至五千五百户。”
《國語辭典》:还本(還本)  拼音:huán běn
偿还资本、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