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限钱(限錢)
金 时货币制度。指官方限定私人贮藏的现钱数量。金史·食货志上:“復遣官分路廵察。其限钱过数虽许奴婢以告,乃有所属默令其主藏匿不以实首者,可令按察司察之。”参见“ 限钱法 ”。
《漢語大詞典》:限钱法(限錢法)
金 时货币制度。限制官民贮钱多不过二万贯。凡所馀,则当以钱易物贮之。有告发者则以十之一为赏,馀皆没入。金史·食货志三:“﹝ 泰和 ﹞四年七月,罢限钱法,从户部尚书 上官瑜 所请也。”
《国语辞典》:建坊  拼音:jiàn fāng
古时某人因获功名或特殊事迹,故而官方乃在他的居屋前,以木或石建一牌楼,用来表扬他的功绩。《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建坊:旌表之事,应赐金建坊于所居,坊或石或木为之,古所谓华表也。」
《漢語大詞典》:锦院(錦院)
宋 代官方设立的织造 蜀 锦的作坊。 元 费著 《蜀锦谱》:“ 元丰 六年, 吕汲公 大防 始建锦院於府治之东,募军匠五百人织造,置官以涖之。”
《漢語大詞典》:常平钱(常平錢)
旧时官方预储供借贷的银钱。《宣和遗事》前集:“又詔云:‘民贷常平钱,悉与蠲赦。’”
《國語辭典》:凭照(憑照)  拼音:píng zhào
用来證明身分、资格等的證件。
《漢語大詞典》:公粥
旧时官方赈灾发放的粥。 唐 王维 《请回前任司职田粟施贫人粥状》:“右臣比见道路之上,冻馁之人,朝尚呻吟,暮填沟壑。陛下圣慈怜愍,煮公粥施之,顷年以来,多有全济。”
《漢語大詞典》:斗检封(斗檢封)
官方发给的盖印封签的文书,作凭证用。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璽节出入之” 汉 郑玄 注:“璽节,印章,如今斗检封矣。” 贾公彦 疏:“ 汉 法,斗检封,其形方,上有封检,其内有书。则 周 时印章上书其物,识事而已。” 清 赵翼 《贻西庄》诗:“道士拜赤章,枉费斗检封。” 清 朱彝尊 《赠许容》诗:“今之官印古璽节, 汉 制斗检封略同。”
《國語辭典》:沙龙(沙龍)  拼音:shā lóng
1.法语salon的音译。原为客厅之意,因法国十八世纪时,文人常在贵族客厅中谈论文艺时事,故渐成文艺集会的专称。
2.昔时巴黎每年所举行的图画、雕刻等美术品展览会。
3.设计雅致,供人饮酒谈天的场所。
《漢語大詞典》:沙笼(沙籠)
马来语saron的译音。 东南亚 一带人围的一种裙子。 光未然 《绿色的伊拉瓦底》诗三:“把长袍换成沙笼,把他乡当作故乡。”
《漢語大詞典》:钱署(錢署)
官方设立的铸钱机构。宋书·文帝纪:“﹝七年冬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銖钱。”宋书·颜竣传:“愚谓宜听民铸钱,郡县开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官敛轮郭,藏之以为永寳。”
《漢語大詞典》:市券
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券契。《唐律疏议·杂律·买奴婢牛马立券》:“诸买奴婢马牛駞骡驴,已过价不立市券,过三日,笞三十,卖者减一等。”
《漢語大詞典》:公烟(公煙)
(1).旧时官方准许经售的鸦片烟。
(2).对外国商行输入的“公班(company)烟”(即鸦片)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冰案
旧时官方公文信函称收函的机关为冰案。 清 林则徐 《咨覆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据 英吉利国 领事 义律 ,於本月初十日上省,十一日子刻具有夷禀一件,业经本部堂明白批示,并咨明冰案。” 太平天囯 黄彭年 《代刘蓉函稿》之三:“各军锅、帐、鎗、炮,陆续解到,已分飭委员转解各军。前承飭解两月餉银及 魏琴堂 所解之五万两,现在分起匀拨飭领,另牘奉达冰案。”
《國語辭典》:泰语(泰語)  拼音:tài yǔ
泰国的标准语言。单音节多声调,且有许多复合词。与汉语有相同的特色。寮语及缅甸北部的掸语均属泰语族。也称为「暹罗语」。
《漢語大詞典》:长禀(長稟)
由官方长期供给粮米。南史·孝义传上·卜天与:“ 孝武 即位,赠 天与 龙驤将军、 益州 刺史,謚曰 壮侯 ,车驾临哭。 弘之 等各赠郡守。给 天与 家长稟。”
《漢語大詞典》:画凭(畫憑)
在用做凭证的官方文书上签字。明史·职官志三:“吏科,凡吏部引选,则掌科同至御前请旨。外官领文凭,皆先赴科画字……兵科,凡武臣贴黄誥敕,本科一人监视。其引选画凭之制,如吏科。”明史·方从哲传:“六部堂上官仅四五人……文武大选、急选官及四方教职,积数千人,以吏、兵二科缺掌印不画凭,久滞都下,时攀执政舆哀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画凭领凭》:“命下半月后,赴吏科画凭……清晨赴科伺候,于凭册书一押,是谓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