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阪尹
声诺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勃极烈
三梆
厩副
《漢語大詞典》:阪尹
古代阪地的官长。书·立政:“ 三亳 阪尹。” 孔 传:“阪地之尹长。” 孙星衍 疏:“阪是山陂之名,尹是正长之称。既分 亳 为三邑,自必各为立长,其长称阪尹,以居峻险处也。”
分類:官长
《漢語大詞典》:声诺(聲諾)
亦作“ 声喏 ”。
(1).出声应答。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一:“﹝余与 吴敏 撰数十语﹞俾閤门官宣读,每读一句,将士声诺。”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黄巢庙》:“山下人每闻庙内声喏,若数百人受令唯诺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偷桃:“﹝吏﹞少顷復下,命取桃子,术人声诺。”《快心编三集》第八回:“ 张芳 跪领钧旨,声喏而去。”
(2).古人谒见官长或会见宾客时叉手行礼,同时扬声致敬之谓。 宋 方勺 泊宅编卷四:“一夕,公独坐便斋,神声诺而不见形。”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王尝春日游后圃,见一老卒卧日中,王蹴之曰:‘何慵眠如是?’卒起声喏,对曰:‘无事可做,只得慵眠。’”《水浒传》第四八回:“庄门上 杜兴 看见有 杨雄 、 石秀 在彼,慌忙开了庄门,放隻小船过来,与 宋江 声诺。” 清 徐士鸾 《宋艳·驳辨》:“舵工遽见 才仲 携一丽人登舟,即前声喏。”
《國語辭典》:阎王好见,小鬼难当(閻王好見,小鬼難當)  拼音: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
(谚语)为首的人好应付,手下人比较难摆平。《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老世侄虽然不要钱,还有禁卒人等,未必可以通融的。」
《国语辞典》:勃极烈(勃极烈)  拼音:bó jí liè
职官名。金初官长女真语皆称为「勃极烈」,清代改译为贝勒。《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巍然自为一国。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故太祖以都勃极烈嗣位,太宗以谙版勃极烈居守。」
《漢語大詞典》:三梆
三次击梆木。封建时代官长坐堂前的信号。昆曲十五贯第八场:“伙计!发三梆了,大门上调原卷,二门上解犯人,太爷即刻要坐堂了。”
《漢語大詞典》:厩副
马厩的副职官长。参见"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