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定本  拼音:dìng běn
1.基本原则。
2.已校正审定的书籍。《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传》:「臣今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3.唐太宗得王羲之所书兰亭真迹,刻于学士院。后因乱辗转移置,曾置于定州,故称为「定本」。宋。俞松《兰亭续考》卷一:「兰亭叙,世閒本极多,惟定本者最佳。」
《漢語大詞典》:定武石刻
即 定武 《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宋 高文虎 《〈兰亭博议〉序》:“又有旧藏 定武 石刻,亦设诸几席。”详“ 定武兰亭 ”。
分類:拓本
《漢語大詞典》:写定本(寫定本)
定稿本。 茅盾 《无题》:“当丈夫在作品的写定本上加上最后一个标点的时候,夫人是象‘参加大典’似的站在他旁边的。”
分類:定稿稿本
《國語辭典》:外集  拼音:wài jí
1.正集以外的稿,多系经人蒐集而成者。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集部。别集类三。诂训柳先生文集》。
2.奏议类的称呼,以道学家尊道学而薄事功,故于议政之文,称为「外集」。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三。集部。别集类二六。三鱼堂文集》。
3.称僧人的诗文。如僧宗泐有《全室外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集部。别集类二三。全室外集》:「是编题曰外集,盖释氏以佛经为内学,故以诗文为外,犹宋释道璨柳塘外集例也。」
《漢語大詞典》:写定(寫定)
(1).写成定本。《后汉书·郑玄传》:“所好羣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与其人。”
(2).订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今天晚上 彝陵 船开,我已经写定了船票,我们要下次会了。”
《國語辭典》:校对(校對)  拼音:jiào duì
1.根据原稿考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
2.负责校对工作的人。也称为「校对员」。
《國語辭典》:净本(淨本)  拼音:jìng běn
唐人称誊写清楚的定本为「净本」。《太平广记。卷二四。张殖》:「大历中,西川节度使崔宁,尝有密切之事,差人走马入奏。发已三日,忽于案上文籍之中,见所奏表净本犹在,其函中所封,乃表草耳。」
《漢語大詞典》:案土
安定本土。案,通“ 安 ”。 汉 贾谊 《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案,史记·秦始皇本纪引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