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03,分14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三箭定天山
微禹叹
荀勖定汲书
于公三年旱
于家决狱
于张
词典
嘉定
不定
未定
风定
定之
已定
以定
定应
典故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设论·答客难〉~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典故
三矢平虏
 
三箭取侯封
  
天山箭

相关人物
薛仁贵


《旧唐书》卷八十三〈薛仁贵列传〉~2780~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馀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馀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馀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薛仁贵列传〉~440~
显庆三年,诏副程名振经略辽东,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明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丽大将温沙多门,战横山,仁贵独驰入,所射皆应弦仆。又战石城,有善射者,杀官军十馀人,仁贵怒,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禽之。俄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时九姓众十馀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转讨碛北馀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

简释

三矢平虏:喻武艺高强、功勋卓著。唐白居易《答箭簇》:“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典故
微禹叹
 
相关人物
刘定公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

例句

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 严维 陪皇甫大夫谒禹庙

缅惟剪商后,岂独微禹叹。 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 李德裕 王京兆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典故
荀勖定汲书

相关人物
荀勖


《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
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咸宁初,与石苞等并为佐命功臣,列于铭飨。及王浚表请伐吴,勖与贾充固谏不可,帝不从,而吴果灭。以专典诏命,论功封子一人为亭侯,邑一千户,赐绢千匹。又封孙显为颍阳亭侯。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

例句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典故
于公三年旱

相关人物
于公
 
于定国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304~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彊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例句

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 王巨仁 愤怨诗

典故
于家决狱

相关人物
于定国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304~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郡决曹,……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例句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刘长卿 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典故
相关人物
于定国
 
张释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诔上·杨荆州诔〉~244~
庶狱明慎,刑辟端详。听参皋吕,称侔于张。唐·李善注:「《汉书》曰:『于定国为廷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从轻,朝廷称之。』又曰:『张释之为廷尉,周亚夫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由此天下称之。』」

例句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虞世南 赋得慎罚

《骈字类编》:嘉定
钱谱宋宁宗嘉定元宝
《國語辭典》:不定  拼音:bù dìng
1.非一定或绝对,表示不肯定或怀疑的语气。如:「明天不定会下雨。」、「爷爷明天不定来。」
2.不固定、不稳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此妇人奈其心不定,又和孙二争叉。」《三国演义》第三七回:「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3.不成,没有著落。《七国春秋平话。卷中》:「若讲和不定,你敢放我出寨去,使起兵来捉你?」
《國語辭典》:未定  拼音:wèi dìng
1.还没安定。《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忧天保之未定。」
2.尚未决定。如:「这件事情还是未定数。」
《骈字类编》:风定(风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韵府拾遗 支韵》:定之
史记魏世家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分类:定之
《國語辭典》:已定  拼音:yǐ dìng
1.已经平定。《文选。扬雄。解嘲》:「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2.已经决定、确定。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3.一定。《金瓶梅》第五一回:「我猜你没别的话,已定吃了那和尚药。」也作「以定」。
《國語辭典》:以定  拼音:yǐ dìng
一定。《水浒传》第一五回:「庄客道:『小人把米与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见保正。』晁盖:『以定是嫌少。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也作「定拟」、「拟定」、「已定」。
分類:必定上三
《国语辞典》:定应(定应)  拼音:dìng yìng
必定、一定。《永乐大典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五出》:「(后)红楼数里帘儿捲。(合)定应是看状元。」
分类:定应必定
《國語辭典》:三箭定天山  拼音: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唐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馀万,令骁骑数十人前来挑战,仁贵发三箭射杀三人,威慑敌营,使之俯首请降。见《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
《漢語大詞典》:为鱼(爲魚)
左传·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鱼乎。”言若无 大禹 治水,人们将淹没为鱼。后因用“为鱼”喻遭受灾殃。 唐 杜甫 《草堂》诗:“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思其功,乃召见曰:‘畴岁 万年宫 ,微卿,我且为鱼。’”
《漢語大詞典》:于张(于張)
西汉 于定国 张释之 的并称。二人先后于 文帝 景帝 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 于 张 ”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听参 皋 吕 ,称侔 于 张 。” 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诗:“ 于 张 惩不滥, 陈 郭 宪无倾。” 宋 王禹偁 《送牛冕序》:“﹝ 牛冕 ﹞佐秋官,详庶狱,事无枉挠,有 于 张 之风焉。”
分類: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