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宛转(宛轉)  拼音:wǎn zhuǎn
1.随顺变化。《庄子。天下》:「椎拍輐断,与物宛转。」
2.身体转动,翻来覆去。《楚辞。严忌。哀时命》:「愁脩夜而宛转兮,气涫𩰾其若波。」
3.含蓄委婉。《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宛转万情之形表,排托虚寂以寄身。」也作「婉转」。
4.态度和蔼、柔顺。如:「发言时措辞宛转些,别冲撞他人,引起争执。」
5.调停、斡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县宰道:『此纤芥之事,不必介怀!下官自当宛转。』」《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邓九公费了无限的调停,无限的宛转,才得到了青云峰见著了这位隐姓埋名,昨是今非的十三妹。」也作「婉转」。
6.形容缠绵委曲。唐。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7.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如:「莺声宛转。」也作「婉转」。
《國語辭典》:宛然  拼音:wǎn rán
1.相似、彷佛。《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阁中供养观世音像,像照水中,毫发皆见,宛然水月之景,就名为观音阁。」
2.委曲顺从的样子。《诗经。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國語辭典》:宛如  拼音:wǎn rú
彷佛。唐。元稹〈青云驿〉诗:「延我开荜户,凿窦宛如圭。」《醒世恒言。卷三二。黄秀才徼灵玉马地》:「玉娥道:『妾徐夜曾得一梦,次日岁朝遇一胡僧,宛如梦中所见。』」也作「宛若」。
《國語辭典》:宛宛  拼音:wǎn wǎn
1.盘旋屈曲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2.山路蜿蜒曲折。唐。张祜〈车遥遥〉诗:「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
3.柔弱的样子。清。纳兰性德〈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烟丝宛宛愁萦挂,剩几笔晚晴图画。」
《國語辭典》:宛若  拼音:wǎn ruò
好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自此疮越加大了,头胀如栲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状。」也作「宛如」。
《國語辭典》:大宛  拼音:dà yuān
1.国名。汉时为西域诸国,后为汉武帝所破,即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一邑。
2.大宛所产的马。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漢語大詞典》:宛似
正象;好象。 唐 骆宾王 《赠李八骑曹诗序》:“兰室之中,水树含香,宛似枫江之上加以御沟新柳,近入离絃,宾馆餘花,遥催别酒。” 宋 周紫芝 《清平乐》词之二:“今宵水畔楼边,风光宛似当年。” 陈毅 《油山埋伏》诗:“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分類:正象好象
《漢語大詞典》:宛委
(1).弯曲;曲折。 唐 李邕 《春赋》:“穴蚁敛翼,冰鱼鼓鳃,蠢蠢宛委,戢戢低徊。” 宋 苏舜钦 《并州新修永济桥记》:“斩北山之材,编连宛委,塞川下流,百选坚直,竖以为楹。”
(2).宛转委曲。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此诗凄凉宛委,绰有风人之致。” 叶圣陶 《四三集·得失》:“但是表兄又来信了,先是一大堆抱歉的话,然后宛委地叙明不能把他补上的原由。”
(3).即 宛委山 。传说 禹 登 宛委山 得金简玉字之书,因以借喻书文之珍贵难得。如 清 阮元 所辑丛书名《宛委别藏》,即取意于此。
《漢語大詞典》:宛洛
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 南阳 和 洛阳 。常借指名都。 汉 王逸 《荔支赋》:“ 宛 洛 少年, 邯郸 游士。”《文选·谢朓〈和徐都曹〉》:“ 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张铣 注:“ 宛 , 南阳 也; 洛 , 洛阳 也;皇州,帝都也。时都在 江 东,而言 宛 洛 者,举名都以言之也。” 唐 王维 《宿郑州》诗:“ 宛 洛 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明 陈子龙 《平陵东》诗:“不逢时会岂失策,犹与 宛 洛 开先声。” 清 陈梦雷 《庚申上元同杨道声题汴梁旅店》诗:“喜遂京华约,初从 宛 洛 期。”
《漢語大詞典》:宛马(宛馬)
古代西域 大宛 所产的名马。后亦泛指北地所产好马。汉书·张骞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马’, 宛 马曰‘天马’云。”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八:“牵牛去几许, 宛 马至今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冰上北门开。”
《國語辭典》:宛丘  拼音:wǎn qiū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宛丘,刺幽公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首章二句为「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分類:地名
《漢語大詞典》:宛尔(宛爾)
明显貌。真切貌。 元 耶律楚材 《又索六经》诗:“简策灿然新制度,文章宛尔旧仪刑。” 明 李贽 《观音问》:“抑诸相宛尔在前,而我心自不见之耶,抑我眼不见之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七言絶句……到 刘梦得 ,而后宏放出於天然,於以扬扢性情,馺娑景物,无不宛尔成章,诚小诗之圣证矣。”
《國語辭典》:委宛  拼音:wěi wǎn
委曲婉转。《红楼梦》第二五回:「贾政在旁听见这些话,心里越发难过,便喝退赵姨娘,自己上来委宛解劝。」也作「委婉」。
《漢語大詞典》:宛叶(宛葉)
二古邑的并称。 宛 ,即今 南阳 ; 叶 ,在今 叶县 南。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 之出 滎阳 ,南走 宛 叶 ,得 九江王 布 ,行收兵,復入保成皋。” 南朝 梁简文帝 《慈觉寺碑》:“未若 樊川 之邦, 宛 叶 之境。” 唐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诗:“ 宛 叶 遍蓬蒿, 樊 邓 无良畴。” 宋 沈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原韵戏为之》:“谓如 伯升 勇,扬兵开 宛 叶 。”
分類:南阳叶县
《國語辭典》:宛延  拼音:wǎn yán
曲折而延长。《文选。扬雄。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宛延。」也作「蜿蜒」。
《國語辭典》:蜿蜒  拼音:wǎn yán
1.蛇类行走的样子。三国魏。曹植〈九愁赋〉:「御飞龙之蜿蜒,扬翠霓之华旌。」《聊斋志异。卷一。蛇人》:「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
2.曲折延伸的样子。汉。李尤〈德阳殿赋〉:「连璧组之润漫,杂虬文之蜿蜒。」也作「宛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