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宜人  拼音:yí rén
1.适合于人生活的。唐。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2.明、清两朝,称五品命妇为「宜人」。《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清。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微飔略振,秋气满于窗户,母宜人生时之所常过也。」
《漢語大詞典》:太宜人
明 清 时五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 清 曾国藩 《文小南之父七十生日寿诗序》:“母 王太宜人 每告人曰:‘吾寡居四十年,所堪报地下者,有子克家耳。’”
《分类字锦》:花昼宜人(花昼宜人)
食物本草江南麦花夜放故发病江北麦花昼放故宜人
分类:
《分类字锦》:疏快宜人(疏快宜人)
杜甫 诗志气经时久 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分类:宅舍
《國語辭典》:好天  拼音:hǎo tiān
晴朗宜人的天气。宋。柳永〈鹤冲天。閒窗漏永〉词:「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分類:宜人天气
《漢語大詞典》:和柔
(1).宽和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世南 外和柔而内忠直。” 明 李贽 《〈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
(2).犹和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3).谓柔媚宜人。 宋 叶适 《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宋 刘克庄 《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國語辭典》:和景  拼音:hé jǐng
春天的景色。南朝宋。鲍照〈请假启〉:「叹息和景,掩泪春风。」
《國語辭典》:暖融融  拼音:nuǎn róng róng
温暖的样子。如:「阳春三月,气候总是暖融融的,叫人陶醉。」也作「暖烘烘」、「暖溶溶」。
《漢語大詞典》:丽人天(麗人天)
美好宜人的天气。典出 唐 杜甫 《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 水边多丽人。” 明 恒轩老人 《赏花时·春怨》套曲:“明媚景,丽人天,轻风似翦,极目草芊芊。”
《漢語大詞典》:仁智居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以山水宜人的住处为“仁智居”。《文选·应璩〈百一诗〉》:“所占於此土,是谓仁智居。” 吕向 注:“仁智,谓有山水也。”参见“ 仁智乐 ”。
《漢語大詞典》:仁智乐(仁智樂)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以“仁智乐”指遨游山水的乐趣。《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 晋 王羲之 《答许询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国语辞典》:风清气爽(风清气爽)  拼音:fēng qīng qì shuǎng
风清凉而空气清爽。形容天气宜人。《红楼梦》第四一回:「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令人神移心旷。」
《国语辞典》:月明风清(月明风清)  拼音:yuè míng fēng qīng
月色皎洁,微风清凉。形容夜色幽美宜人。如:「在月明风清的秋夜赏月,是件令人愉悦的事。」也作「风清月白」。
《国语辞典》:月朗风清(月朗风清)  拼音:yuè lǎng fēng qīng
月色皎洁,微风清凉。形容夜色幽美宜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夜深人静,月朗风清,是好天气也呵!」《隋唐演义》第九五回:「一夕月朗风清,从人先自去睡了,李谟心中烦闷,且不即睡。」也作「风清月白」。
《国语辞典》:春秋儿(春秋儿)  拼音:chūn qiū ér
春秋二季,寒暖宜人,故常合而称之。如:「现在欧洲天气太冷,不如等春秋儿再去。」
《国语辞典》:冬暖夏凉(冬暖夏凉)  拼音:dōng nuǎn xià liáng
形容温度适中宜人。如:「这间屋子冬暖夏凉,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