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切玉刀
(1).宝刀名。即昆吾刀。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 昆吾氏 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臈。” 宋 陆游 《忆山南》之二:“打球骏马千金买,切玉名刀万里来。”
(2).喻利器。 金 元好问 《赠嵩山侍者学诗》诗:“诗为禪客添花锦,禪为诗家切玉刀。”
《漢語大詞典》:二胜(二勝)
指善胜、威胜二宝刀。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鍔含采,彫琰表饰,名均素质,神号脱光。五宝初成, 曹丕 先荷其一;二胜今造,愚臣总被其恩。”
分類:宝刀
《漢語大詞典》:斩马刀(斬馬刀)
一种锋利的宝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斩马刀:“ 汉成帝 时, 朱云 请上方斩马剑断 张禹 头,以厉其餘,则斩马剑之名,已见於 汉 代矣。 宋朝 神宗 熙寧 中,又製斩马刀,其犀利则莫比,盖亦取 汉 氏旧名为称也。”参见“ 斩马剑 ”。
分類:锋利宝刀
《國語辭典》:斩马剑(斬馬劍)  拼音:zhǎn mǎ jiàn
汉代宫中宝剑,剑利可以斩马,故名。《汉书。卷六七。朱云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太平御览。卷三四二。兵部。剑》:「王莽使武贲以斩马剑挫董忠。」
《漢語大詞典》:露陌
宝刀名。初学记卷二二引《典论》:“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作露陌刀,一名曰龙鳞刀。”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引 晋 张协 《露陌刀铭》:“露陌在服,威灵远振。”一本作“ 露拍 ”。 明 许自昌《水浒记·慕义》:“有那昆吾刀、鸣鸿刀、灵宝刀、含章刀、露陌刀。”
《漢語大詞典》:鱼鳞刀(魚鱗刀)
刀鞘以鲨鱼皮为饰的宝刀。一般为帝王所用。语本后汉书·舆服志下:“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鮫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鮫,黑室。”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漢語大詞典》:径路刀(徑路刀)
匈奴 宝刀名。意谓神刀。汉书·匈奴传下:“ 昌 、 猛 与单于及大臣俱登 匈奴 诺水东山 ,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犂挠酒,以 老上单于 所破 月氏王 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径路, 匈奴 宝刀也。” 王先谦 谓 径路 为 休屠王 名,死而为神,遗有宝刀,故名。见汉书·地理志上·左冯翊补注。
《漢語大詞典》:百辟刀
古宝刀名。 三国 魏 曹操 制,以辟不祥,慑奸宄。 三国 魏 曹操 《百辟刀令》:“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餘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以次与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曹操 曾制百辟刀五把,是百炼的宝刀。”
《漢語大詞典》:宝赤刀(寶赤刀)
古宝刀名。 三国 魏 曹丕 《剑铭》:“昔有 周 鲁 宝赤刀、孟劳、雍狐之戟、屈卢之矛、狐父之戈、 楚 越 太阿、纯鉤、 徐氏 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
分類:宝刀
《漢語大詞典》:留犁挠酒(留犂撓酒)
汉书·匈奴传下:“ 昌 猛 与单于及大臣俱登 匈奴 诺水 东山 ,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犂挠酒,以 老上单于 所破 月氏王 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径路, 匈奴 宝刀也。金,契金也。留犂,饭匕也。挠,和也。契金著酒中,挠搅饮之。”用宝刀“径路”、饭匕“留犂”搅酒,作血盟之饮,是 汉 时 汉 与 匈奴 间订盟的一种仪式。后以“留犂挠酒”谓汉族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订立和约。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犂挠酒得戎心,绣袷通欢岁月深。” 宋 秦观 《送林次中奉使契丹》诗:“留犂挠酒知胡意,尺牘貽书见 汉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