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鞫报(鞫報)
审讯后报告。新唐书·儒学传上·朱子奢:“ 礼臣 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鞫报 礼臣 不实,詔如请。”
分類:审讯报告
《漢語大詞典》:鞫决(鞫決)
审讯判决。魏书·肃宗纪:“有司可修案旧典,祇行六事:圄犴淹枉,随速鞫决;庶尹废职,量加修厉。”
分類:审讯判决
《漢語大詞典》:鞠系(鞠繫)
审讯囚禁。鞠,通“ 鞫 ”。《汉书·刑法志》:“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繫者,颂繫之。”
《漢語大詞典》:鞠按
审讯,考问。鞠,通“ 鞫 ”。 汉 王符 潜夫论·明忠:“歷观古来爱君忧主敢言之臣,忠信未达而为左右所鞠按,当世而覆被,更为否愚恶状之臣者,岂可胜数哉。” 汪继培 笺:“‘鞠按’犹汉书·王商传云‘穷竟考问’也。”
分類:审讯考问
《漢語大詞典》:诘谪(詰謫)
审讯和罚罪。《宋书·王弘传》:“同伍犯法,无士人不罪之科,然每至詰謫,輒有请诉。”
分類:审讯罚罪
《漢語大詞典》:诘断(詰斷)
审讯判决;查办断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武官不得受民词,擅詰断,权归有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一砖适中 辛五 ,脑裂死,惊呼扰攘,竟不得击者主名,官司莫能詰断。”
《漢語大詞典》:质审(質審)
质对审讯。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科举五》:“伏乞太宗师、大老爷,亲提严究,并赐拘 米汉雯 质审情形,按律参处。” 樊增祥 《批李荣春息词》:“现既经该生等恳息, 傅有常 、 马天祥 均着勿庸质审。”
分類:质对审讯
《漢語大詞典》:追证(追證)
(1).审讯对证。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今后两学士人,因事到官,合行理对;或因干连,合行追证。”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因极言检覈、决狱……追证十弊,从之。”
(2).回忆证实。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十年不近海,追证于童年之乐,以为如今又是晨夕与海相处,我的思想,至少是活泼飞扬的。”
《漢語大詞典》:证讯(證訊)
查证审讯。 汉 焦赣 《易林·师之蛊》:“精洁渊塞,为谗所言。证讯詰问,击於枳温。甘棠听断,怡然蒙恩。” 汉 焦赣 《易林·既之济》:“证讯詰问,诬情自直。”
分類:查证审讯
《漢語大詞典》:责押(責押)
拘押审讯。《冷眼观》第四回:“车夫某人,误差不面,乞提案责押,以儆效尤。” 樊增祥 《批田云禀词》:“准 李思恭 之子控案,责押,比追不贷。”
分類:拘押审讯
《漢語大詞典》:枉勘
曲法审讯无罪之人。《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上下官司将 邓阿雇 枉勘枷禁五年,实为冤枉。”
《國語辭典》:退庭  拼音:tuì tíng
法院的检察官、法官于当天开侦查庭、调查庭或言词辩论庭终了,不再继续侦讯或审理,而退离法庭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廷鞫
亦作“ 廷鞠 ”。 在朝廷上审讯。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杨埙:“ 杨 惧考死于狱,乃誑 达 曰:‘此实 李 教我,但於此招实无证见,不若会请多官廷鞫,待我言之,庶使 李 无辞矣。’”《明诗纪事丙籤·程敏政》引 清 查慎行 人海记:“ 刘文靖 以 程篁墩 短其不能诗,衔之,酿成廷鞠之狱。”鞠,一本作“ 鞫 ”。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孔孟所使》:“御史 吴时来 劾奏 严分宜 父子奸贪误国,语太激, 世庙 大怒,廷鞫问是谁所使。”
《國語辭典》:提讯(提訊)  拼音:tí xùn
将犯人自关押处提出来审讯。《大清会典。卷八四一。刑部》:「凡司狱吏目典史,专管囚禁,如犯人果有冤滥,许管狱官检举申明,如府州县不准,许即直申宪司各衙门提讯。」
《漢語大詞典》:研讯(研訊)
仔细审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方档案》:“ 湖南 亦拏获匪目 李英 等数名,业将 李英 、 莫海楼 正法梟示。其餘尚在研讯。”
分類:仔细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