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讯质(訊質)
审讯质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福文襄:“ 臺湾 之役, 福 戚宗室 恒瑞 以逗遛失机,上命入京讯质。” 樊增祥 《批侯玉霖呈词》:“仍仰尔将原管 华州 保正 梁如桂 邀约来 渭 ,以凭讯质。”
分類:审讯
《漢語大詞典》:讯夺(訊奪)
审讯定夺。 樊增祥 《批屈自有呈词》:“其中恐有挟嫌诬陷之处,姑候唤案讯夺。”
《漢語大詞典》:讯据(訊據)
指审讯笔录和人证物证。《世无匹》第六回:“贿通关节现有合同。此係旁人告发,臺諫纠参,讯据昭然,何得尚尔巧辩?”
《国语辞典》:观护人(观护人)  拼音:guān hù rén
配置于少年法庭办理审讯前的调查、分析及审判后的保护、管束等业务的专任人员。
《漢語大詞典》:革审(革審)
革职并审讯。红楼梦第九九回:“若请旨革审起来,牵连着自己,好不放心。”
分類:革职审讯
《漢語大詞典》:唤审(唤審)
传唤审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午时升堂,将公座移置捲棚,必照牌次序唤审,不可临时更改。”
分類:传唤审讯
《漢語大詞典》:捕鞠
捕捉审讯。鞠,同“ 鞫 ”。汉书·酷吏传·义纵:“ 定襄 吏民乱败…… 纵 壹切捕鞠。”
分類:捕捉审讯
《國語辭典》:保證人  拼音:bǎo zhèng rén
对于他人的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也称为「保见人」。
《國語辭典》:保證金  拼音:bǎo zhèng jīn
1.供保證目的而存储的金钱,统称为「保證金」。如:「融资需储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方能进行。」
2.为履行某项诺言,预先缴付相当数目的现金作为担保,该现金则称为「保證金」。如:「只要完成住宿契约上的内容,便会归还保證金。」
《漢語大詞典》:逮鞫
逮捕审讯。宋史·卢士宗传:“有罪当验问,不宜逮鞫。”
分類:逮捕审讯
《漢語大詞典》:饬审(飭審)
严加审讯。 清 林则徐 《密拏汉奸札稿》:“其获到之犯,随即讯取供情,一俟本部堂到省,即日解送行辕以凭飭审。”
分類:审讯
《國語辭典》:初审(初審)  拼音:chū shěn
1.法律上称诉讼审级的第一审为「初审」。
2.政府机关针对议案、计画或申请案等的第一次审核程序。如教育部设置学术奖办法规定:「审议小组就推荐案件学术研究及教学表现详细审阅并充分讨论后,进行初审。」
3.文稿、书稿等的第一次审查。
分類:初步审讯
《國語辭典》:三推六问(三推六問)  拼音:sān tuī liù wèn
再三反覆的审问。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你这等瘦弱身子,当不过拷打。」《水浒传》第一二回:「三推六问,却招做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招了。」也作「六问三推」。
《漢語大詞典》:究审(究審)
查究审讯。隋书·杨汪传:“其时繫囚二百餘人, 汪 通宵究审,詰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
《漢語大詞典》:鞠礉
审讯考问。鞠,通“ 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用法惨急而鞠礉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