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物我无间(物我无间)  拼音:wù wǒ wú jiàn
主观的情景与客观事物融合一致。清。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
《国语辞典》:唯实论(唯实论)  拼音:wéi shí lùn
一种主张客观事物有其真实的存在,并非决定于人类主观认识活动的理论。
《國語辭典》:感觉器官(感覺器官)  拼音:gǎn jué qì guān
动物体受刺激时,首先感受到的器官。如眼、耳、舌、鼻、皮肤等。可将所受刺激变为神经冲动,并通过感觉神经,传达至中枢。
《漢語大詞典》:对称与非对称
反映客观事物在结构、功能、时空上的特殊联系的范畴。对称指事物以一定的中介进行某种变化时出现的不变性,非对称指事物以一定的中介进行某种变化时出现的可变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形式多样。对称有空间对称(包括形象对称和结构对称)、时间对称、概念对称等。
《國語辭典》:表象  拼音:biǎo xiàng
1.表露出来的徵象。《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列传》:「会上欲击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预见表象,先图其利。」《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2.过去感知或经验的事物,再浮现于意识中的形象或意象。
《國語辭典》:错觉(錯覺)  拼音:cuò jué
个体的知觉经验与外在刺激的物理特徵不一致的现象。如两个相同大小的圆,第一个圆旁边围绕一圈较小的圆,第二个圆旁边围绕一圈较大的圆,这时第一个圆看起来会比第二个圆大。
《國語辭典》:假定  拼音:jiǎ dìng
1.如果。如:「假定明天下雨,我们就延期举行。」也作「假设」。
2.科学上对客观事物的假设。参见「假设」条。
《國語辭典》:假设(假設)  拼音:jiǎ shè
1.如果。《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也作「假定」。
2.凭空构想。宋。苏轼〈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荐秦以诗贺之刘泾亦作因次其韵〉:「涂车刍灵皆假设,著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迹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
3.代为设置。唐。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4.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證明的,称为「假设」。一经證明,便成为科学理论而不复是假设。也称为「假定」。
《漢語大詞典》:两分法(兩分法)
哲学上一分为二的方法。谓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都可以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部分,这两部分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