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五单于争立
宣父敬项橐
销忧
宣城守(又作:宣城逸韵 谢宣城)
休道太原师
许宣平
宣城畏曝鳃
宣房
宣尼念鲁
宣室
宣远
燕婉
依刘表
仲宣独步
仲宣赋
典故
五单于争立

相关人物
刘洵(汉宣帝)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列传下〉~3795~
明年秋,屠耆单于使日逐王先贤掸兄右奥鞬王为乌藉都尉各二万骑,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是时,西方呼揭王来与唯犁当户谋,共谗右贤王,言欲自立为乌藉单于。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后知其冤,复杀唯犁当户。于是呼揭王恐,遂畔去,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闻之,即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亦自立为乌藉单于。凡五单于。屠耆单于自将兵东击车犁单于,使都隆奇击乌藉。乌藉、车犁皆败,西北走,与呼揭单于兵合为四万人。乌藉、呼揭皆去单于号,共并力尊辅车犁单于。屠耆单于闻之,使左大将、都尉将四万骑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自将四万骑西击车犁单于。车犁单于败,西北走,屠耆单于即引西南,留闟敦地。……建平四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哀帝被疾,或言匈奴从上游来厌人,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本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甚明。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逮至元康、神爵之间,大化神明,鸿恩溥洽,而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化,扶伏称臣,然尚羁縻之,计不颛制。……
典故
宣父敬项橐
 
项橐称师

相关人物
项橐


《战国策》卷七〈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282~
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以遽言叱乎?」

例句

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 路德延 小儿诗

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销忧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古雅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例句

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刘长卿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李峤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李峤

愈疾同枚叔,销忧比仲宣。 赵冬曦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典故
宣城守
 
宣城逸韵
      
谢家为郡
 
谢朓
 
谢玄晖

相关人物
谢朓


《南齐书》卷四十七〈谢朓列传〉~825~
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也。祖述,吴兴太守。父纬,散骑侍郎。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敬皇后迁祔山陵,朓撰哀策文,齐世莫有及者。东昏失德,江祐欲立夏王宝玄,末更回惑,与弟祀密谓朓曰:「江夏年少轻脱,不堪负荷神器,不可复行废立。始安年长入纂,不乖物望。非以此要富贵,政是求安国家耳。」遥光又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朓自以受恩高宗,非沨所言,不肯答。少日,遥光以朓兼知卫尉事,朓惧见引,即以祏等谋告左兴盛,兴盛不敢发言。祏闻,以告遥光,遥光大怒,乃称敕朓,仍回车付廷尉,与徐孝嗣、祏、暄等连名启诛朓曰:「谢朓资性险薄,大彰远近。王敬则往构凶逆,微有诚,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比遂扇动内外,处处奸说,妄贬乘舆,窃论宫禁,閒谤亲贤,轻议朝宰,丑言异计,非可具闻。无君之心既著,共弃之诛宜及。臣等参议,宜下北里,肃正刑书。」诏:「公等启事如此,朓资性轻险,久彰物议。直以彫虫薄伎,见齿衣冠。昔在渚宫,构扇蕃邸,日夜纵谀,仰窥俯画。及还京师,自宣露,江、汉无波,以为己功。素论于兹而尽,缙绅所以侧目。去夏之事,颇有微诚,赏擢曲加,踰迈伦序,感悦未闻,陵竞弥著。遂复矫构风尘,妄惑朱紫,诋贬朝政,疑閒亲贤。巧言利口,见丑前志,涓流纤孽,作戒远图。宜有少正之刑,以申去害之义。便可收付廷尉,肃明国典。」又使御史中丞范岫奏收朓,下狱死。时年三十六。

例句

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刘长卿 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

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刘长卿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惟有郡斋窗里岫,朝朝空对谢玄晖。 刘长卿 送柳使君赴袁州

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书

谢朓羁怀方一听,何郎闲吟本多情。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谢朓怀西府,单车触火云。 司空曙 送史泽之长沙

如接玄晖集,江丞独见亲。 司空曙 送夏侯审赴宁国

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司空曙 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像

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吴融 江树

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 严维 赠送崔子向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孟郊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郡楼多逸兴,良牧谢玄晖。 崔峒 登润州芙蓉楼

始能崇结构,独有谢宣城。 张南史 独孤常州北亭

无为谢公恋,吟过晓蝉秋。 张乔 送友人归宣州

江山清谢朓,花木媚丘迟。 张子容 赠司勋萧郎中

杜陵归去春应早,莫厌青山谢朓家。 张祜 和杜使君九华楼见寄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张继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方干 叙雪献员外

谁知杜武库,只见谢宣城。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李商隐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李商隐 怀求古翁

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李嘉祐 和都官苗员外秋夜省直对雨简诸知己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李涉 谢王连州送梅阳图

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 李白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 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 李白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李白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曾标横浮云,下抚谢朓肩。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卿

洞庭张乐地,山逐汛舟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李白 送储邕之武昌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有殷公。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 李白 题东溪公幽居

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 李端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 李端 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

小谢常携手,因之醉路尘。 李端 送郭参军赴绛州

谢朓离都日,殷公出守年。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 李群玉 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朓新裁锦绣成。 李郢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萍洲见忆

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杜牧 怀紫阁山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杜牧 自宣城赴官上京

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 杜甫 八哀诗(并序)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杜甫 寄岑嘉州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 杜荀鹤 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

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 林宽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渔潭明夜泊,心忆谢玄晖。 权德舆 富阳陆路

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 权德舆 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

刘琨坐啸风清塞,谢朓题诗月满楼。 武元衡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

兴逸潘仁赋,名高谢朓篇。 沈东美 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王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谢朓题诗处,危楼压郡城。 王铎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谢朓澄江今夜月,也应忆著此山夫。 卢仝 送尉迟羽之归宣州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 卢纶 送宁国夏侯丞

久是吴门客,尝闻谢守贤。 卢纶 送从叔士准赴任润州司士

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 卢纶 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

谢朓曾为掾,希君一比邻。 卢纶 送陕府王司法

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诗兴到来无一事,郡中今有谢玄晖。 秦系 即事奉呈郎中韦使君

往年西谒谢玄晖,樽酒留欢醉始归。 罗隐 寄前宣州窦常侍

春亭及策上,郎吏谢玄晖。 耿湋 春日题苗发竹亭

若出敬亭山下作,何人敢和谢玄晖。 耿湋 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

为郎日赋诗,小谢少年时。 耿湋 赠苗员外

南朝山半寺,谢朓故乡邻。 许棠 寄敬亭山清越上人

重引池塘思,还登谢朓城。 许棠 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

谢朓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 许浑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贯休 寄柱杖上王使君

若遣谢宣城不死,必应吟尽夕阳川。 郑准 题宛陵北楼

乘兴闲来小谢家,便裁诗句乞榴花。 郑璧 和袭美索友人酒

江山飞丽藻,谢朓让前名。 钱起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钱起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望舒三五夜,思尽谢玄晖。 钱起 寄郢州郎士元使君

能清谢朓思,暂下承明庐。 钱起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常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九十五

舞退燕姬曲,歌徵谢朓诗。 钱起 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

谢才偏许朓,阮放最怜咸。 陆龟蒙 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次韵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陆龟蒙 怀宛陵旧游

莫道谢公方在郡,五言今日为君休。 韦应物 答秦十四校书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韦应物 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韦庄 上元县

谢公山有墅,李白酒无楼。 韦庄 过当涂县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韩翃 送夏侯侍郎

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诗应赏谢玄晖。 韩翃 送客还江东

诗家行辈如君少,极目苦心怀谢朓。 韩翃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韩翃 送李侍御归宣州使幕

几日孙弘阁,当年谢朓诗。 韩翃 送韦秀才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 鲍溶 送僧之宣城

莲幕少年轻谢朓,雪山真子鄙汤休。 齐己 怀金陵李推官僧自牧

闲听谢朓吟为政,静看萧何坐致君。 齐己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典故
休道太原师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国语》卷一《周语上》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

例句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杜牧 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典故
许宣平

相关人物
许宣平


《太平广记》卷二十四〈神仙二十四·许宣平〉~59~
许宣平,新安歙人也。唐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担常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腾腾拄之以归。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尔来三十馀年,或拯人悬危,或救人疾苦。
典故
宣城畏曝鳃

相关人物
谢朓

参考典故
曝鳃


《昭明文选》卷三十南朝齐·谢玄晖(朓)《观朝雨》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例句

始信宜城守,乘流畏曝腮。 钱起 窃秋对雨

典故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42~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窴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例句

冯夷矜海若,汉武贵宣房。 段成式 河出荣光

典故
宣尼念鲁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公冶长》~45~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27~
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例句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李德裕 夏晚有归平泉林居

典故
相关人物
贾谊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后岁馀,文帝思谊,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三国魏·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也。」

例句

九重宣室召,万里建溪行。 刘长卿 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刘长卿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藏公初临郡

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孟浩然 荆门上张丞相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方干 送郑端公

天子坐宣室,夔龙奉谟猷。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柳宗元 闻籍田有感

应怜宣室召,温树不同攀。 武元衡 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及飞龙厩马使还奉寄中书李郑二公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独孤及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望未然灰。 罗隐 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徵拜黑头公。 罗隐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公从事

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时岂偶然。 罗隐 湖州裴朗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万国朝前殿,群公议宣室。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阪望京邑

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 裴耀卿 酬张九龄使风见示

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 褚秀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 许景先 奉和圣制望春台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沉。 韩偓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询严谏议龟李起居殷李郎中冉有继和余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

典故
宣远

相关人物
谢瞻


《宋书》卷五十六〈谢瞻列传〉~557~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寻为高祖镇军、琅邪王大司马参军,转主簿,安成相,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乾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遣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例句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韩翃 送中兄典邵州

典故
相关人物
卫宣公


《诗经·邶风·新台》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汉·毛氏传:「燕,安也。婉,顺也。籧篨,不能俯者。」东汉·郑玄笺:「鲜,善也。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谓伋也。反得籧篨不善,谓宣公也。」

例句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白居易 母别子

典故
依刘表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刘表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简释

依刘表:喻依附权贵。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


例句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 戴叔伦 送车参军江陵

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李渥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径欲依刘表,还疑厌祢衡。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武元衡 寒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 罗隐 寄京阙陆郎中昆仲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 罗隐 金陵寄窦尚书

道穷谩有依刘感,才急应无借寇期。 罗隐 霅溪晚泊寄裴庶子

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许浑 酬和杜侍御

王珣作簿公曾喜,刘表为邦客尽依。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美似郗超终有日,去依刘表更何疑。 贯休 送罗邺赴许昌辟

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齐己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典故
仲宣独步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
唐歌虞咏,商颂、周雅,?事缘情,纷纶相袭,自斯已降,其道弥繁。世有浇淳,时移治乱,文体迁变,邪正或殊。宋玉、屈原,激清风于南楚,严、邹、枚、马,陈盛藻于西京,平子艳发于东都,王粲独步于漳、滏。

例句

仲宣独步,子建八斗。 李瀚 蒙求

典故
仲宣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五十二〈论二·典论论文〉~2270~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國語辭典》:小谢(小謝)  拼音:xiǎo xiè
1.南朝宋谢惠连。参见「谢惠连」条。
2.南朝齐谢朓。参见「谢朓」条。
《漢語大詞典》:玄晖(玄暉)
(1).指太阳。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玄暉峻朗,翠云崇靄。” 吕延济 注:“玄,天;暉,日。”云笈七籤卷九八:“良德映玄暉,頴拔粲华蔚。”
(2).月光。 唐 喻凫 《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诗:“几夕江楼月,玄暉伴静吟。”
(3). 南朝 齐 谢朓 ,字 玄晖 ,善为诗,后常以指有文才的人。 唐 清江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诗:“屡向曲池陪 逸少 ,几回戎幕接 玄暉 。” 唐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书》诗:“蓬蓽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 玄暉 。”
《漢語大詞典》:谢公(謝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谢公笺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分類:样式初创
《漢語大詞典》:谢守(謝守)
指 谢灵运 。 灵运 曾为 永嘉 太守,故称。 唐 刘禹锡 《寄乐天》诗:“ 于公 必有高门庆, 谢守 何烦晓镜悲。” 唐 严维 《赠送崔子向》诗:“新诗踪 谢守 ,内学似 支郎 。”
《漢語大詞典》:谢宣城(謝宣城)
指 南朝 齐 谢朓 。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故称。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姚鼐 《入山》诗:“取作分司随口句,惊人无復 谢宣城 。”
《漢語大詞典》:宣房
亦作“ 宣防 ”。
(1).宫名。 西汉 元光 中, 黄河 决口于 瓠子 ,二十余年不能堵塞, 汉武帝 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 宣房宫 。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 河南 濮阳县 境。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洪水滔天,而有 禹 之绩, 河 水泛滥,而有 宣房 之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 宣房 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2).借指该处之 黄河 水。 明 吴宽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诗:“宪府乍临新邑 洛 , 宣房 已復旧河流。” 清 顾炎武 《登岱》诗:“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上采黄金成,下塞 宣房 湍。”
(3).泛指防河治水。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砭俗:“既承不可遏之江河,则当相度宣防,资其灌溉,通其舟楫,乃见神明通久之用焉。”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两广总督谥敏肃涿州卢公神道碑铭》:“起家文辞,观政於曹,翠翎英英。出治南服,又歷试旃,以知宣房。”
《國語辭典》:宣室  拼音:xuān shì
1.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或膺重寄于话言,或言嗹命于宣室。」
2.古代宫殿名。《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于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君。」北周。庾信〈小园赋〉:「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國語辭典》:燕婉  拼音:yàn wǎn
1.安详温顺。《诗经。邶风。新台》:「燕婉之求,遽篨不鲜。」
2.夫妇恩爱欢好。汉。苏武〈诗四首〉之二:「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唐。白居易〈新乐府。母别子〉:「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漢語大詞典》:嬿婉
(1).美好貌。 南朝 梁 沈约 《丽人赋》:“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
(2).也借指美女。 汉 张衡 《西京赋》:“捐衰色,从嬿婉。”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嬿婉。”
(3).欢好;和美。文选·苏武〈诗〉之三:“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吕向 注:“嬿婉,欢好貌。”文选·刘琨〈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 吕延济 注:“郁穆,嬿婉,和美貌。” 明 沈鲸《双珠记·吉筵叙故》:“ 秦 晋 同休,成两姓绸繆之好; 朱 陈 媲美,缔百年嬿婉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