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宦游(宦遊)  拼音:huàn yóu
外出做官。唐。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也作「宦游」。
《國語辭典》:宦情  拼音:huàn qíng
做官的心志。《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吾少无宦情,兼拙于人间。」《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
《國語辭典》:薄宦  拼音:bó huàn
担任卑微不显达的官职。也指卑微不显达的官职。有时也用为谦辞。《南史。卷七五。隐逸列传上。陶潜》:「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唐。白居易 秘书省中忆旧山诗:「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國語辭典》:仕宦  拼音:shì huàn
做官。《汉书。卷五八。卜式传》:「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已后出去求名,却又得府尹李杰一力抬举,仕宦而终。」
《國語辭典》:游宦  拼音:yóu huàn
在外做官。《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也作「游宦」。
《國語辭典》:宦海  拼音:huàn hǎi
因仕宦升沉无定,多风波险阻,如海潮起伏,故称为「宦海」。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儒林外史》第八回:「宦海风波,实难久恋。」
《國語辭典》:宦途  拼音:huàn tú
官场中升降的历程、遭遇。唐。白居易〈赠吴丹〉诗:「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
《國語辭典》:宦官  拼音:huàn guān
1.太监。旧时宫中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郑众传》:「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也称为「宦者」、「宦侍」。
2.官吏的通称。《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谁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國語辭典》:谪宦(謫宦)  拼音:zhé huàn
官吏获罪降职。唐。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國語辭典》:名宦  拼音:míng huàn
1.贤良的官吏。如:「名宦列传」。
2.显达的官职。《新唐书。卷一一六。陆元方传》:「已冠,名未显,兄玄表唶曰:『尔名宦不立,奈何?』」
3.名誉和官职。《南史。卷六四。江子一等。论曰》:「江子一、胡僧祐,太清之季,名宦盖微。」
《漢語大詞典》:宦迹(宦蹟)
做官的事迹;政绩。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杂志·世事相反》:“今世人事亦有相反者……官愈尊则愈言欲退休,官愈不达则愈自述宦蹟。”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其生平宦蹟事功文章,著於史传。”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
亦作“ 宦跡 ”。 谓做官的经历、行踪。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宦跡浮沉,餘生淹滞,新添明镜鬢边丝。”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寄曲:“自二姑亡后,几番要将他手评《牡丹亭》本子寄与 汤爷 。怎奈他宦迹转迁, 张 许 二位相公,又各有事於四方,因循躭阁,不觉二十餘载。”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二十:“幽篁逸韵胜 鸥波 , 赵管 风流奈尔何;似悔王孙留宦迹,小诗时復入禪多。”
《漢語大詞典》:从宦(從宦)
(1).犹言做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伟长 从宦於 青 土。” 唐 武元衡 《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宦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
(2).指家属跟随在任内。 清 曾国藩 《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吾妻从宦五年,既殁而敛,求衵衣,无一完者,吾之贫可知也。”
《漢語大詞典》:宦路
犹宦途。 明 王世贞 《吴兴杂兴》诗之五:“ 吴兴 故名都,宦路亦清幽。”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於是乎一误於抚,再误於剿之垂成,説者且以为行金而脱;继之开府秉鉞,以为 方叔 、 召虎 者,诚与前人不同,然亦闻其久於宦路,善调人情而已。”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诗规性急》:“ 定海 太守 沃泮 ,性褊急,宦路鲜合者。”
分類:宦途
《漢語大詞典》:宦者
(1).宦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 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 意 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 意 即告宦者 平 。”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齐 有宦者 徐甲 ,入事 汉 皇太后。” 颜师古 注:“宦者,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疾不能言, 伾 即入,以詔召 叔文 入坐翰林中使决事。 伾 以 叔文 意入言於宦者 李忠 。”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天啟 间,公为编修。而宦者 魏忠贤 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李斯 ﹞渐进至左丞相, 二世 二年(公元前208年)宦者 赵高 诬以谋反,杀之。”参见“ 宦官 ”。
(2).指做官的人。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大呼数四,有宦者出。生遽访之……访其谁氏之第,曰:‘此 崔尚书 宅。’”
(3).星官名。后汉书·宦者传序:“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 唐 杨炯 《浑天赋》:“天皇对於摄提,皇极临於宦者。”
《國語辭典》:宦官  拼音:huàn guān
1.太监。旧时宫中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郑众传》:「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也称为「宦者」、「宦侍」。
2.官吏的通称。《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谁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漢語大詞典》:宦辙(宦轍)
指仕宦之路;为官之行迹、经历。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命书既下,州人士具壶觴以为寿。府君笑曰:‘吾秋髮种种矣,倘何情落宦辙哉?’辞弗赴。” 明 李东阳 《〈洛阳刘氏族谱〉序》:“先生尝闻之曾大母,仅得其世系名爵。又於宦辙所经,搜访遗跡,亦间有所得。惧其久而益忘,乃用 欧阳 氏例为谱图而传之。”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别后却寄》诗:“人间朋游乐,此可入画谱。宦辙一朝分,相望万里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三十华年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