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出阃(出閫)
(1).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於梱,内言不出於梱。” 郑玄 注:“外言内言,男女之职也。不出入者,不以相问也。”原谓男职官政,女职织纴,各有司事,不得互相干预。后以“出閫”指后宫越职参预官政。后汉书·皇后纪序:“ 明帝 聿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閫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敝矣。”
(2).犹出门。《韩诗外传》卷五:“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旃茵之上,被躧舄,视不出閫,莽然而知天下者,以其贤左右也。”不出阃,谓不出宫门之外。
《漢語大詞典》:青禁
指宫殿;亦借指朝廷。 汉 时宫门镂刻青色图纹,故称。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酌丹池之晓暇,候青禁之宵餘。” 蒋清翊 注:“ 李尤 《德阳殿赋》:‘青琐禁门。’”乐府诗集·唐享太庙乐章·承光舞:“养德青禁,承光紫微。” 明沈受先《三元记·续弦》:“圣明朝雨露恩深,草履黄麻,暂辞青禁,聊假片时安静。”
《漢語大詞典》:禁钥(禁鑰)
宫门钥匙。亦指宫廷门禁。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禁钥通三鼓,归鞭任五更。”
《漢語大詞典》:帝阊(帝閶)
天门。亦指宫门。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下土栖蓬室,无因叫帝閶。”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十八:“帝閶不可达,泪若天河翻。”
分類:天门宫门
《漢語大詞典》:御门(御門)
清 代皇帝在宫门听政。 顺治 时御 太和门 , 康熙 时改御 乾清门 。御门时凡王公大臣、大学士、内阁学士、各部院、九卿、科、道、侍卫、记注诸官皆侍班;凡奏事、题本、除授、引见皆在此举行。 雍 乾 两朝,俱仍其制, 咸丰 以后此典遂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御门听政,冬春辰初三刻,夏秋辰正三刻。”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恰巧那个当儿,正出了个内阁学士缺,祭酒的名次,题本里应得开列在前,他自己心里的红算计,下次御门,这个缺八成儿可望。” 震钧 天咫偶闻·皇城:“盖国初御门之典,在 太和门 。后改御 乾清门 ,因亦移入,即 唐 代之常朝也。常朝五日一举,故御门五日为期。”参阅《清通典·礼·嘉二》《清文献通考·王礼四》
《漢語大詞典》:神门(神門)
(1).中医学用语。即神门脉。古代全身诊治法三部九候之一。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絶,死不治。”
(2).指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门者,土也。一名兑衝,一名中都,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3).帝王陵墓祭殿的宫门。 唐子兰 《寄乾陵杨侍郎》诗:“碑寒树古神门上,管得无穷空白云。”
(4). 黄河 中游 三门峡 中段急流之俗称。 贺敬之 《三门峡歌》:“ 神门 险, 鬼门 窄, 人门 以上百丈崖。”
《漢語大詞典》:刺闺(刺閨)
古代夜有急报,投刺于宫门以告警。闺,宫中小门。 南朝 梁 戴皓 《从军行》:“ 长安 夜刺闺,胡马白铜鞮。詔书发 陇右 ,召募取 关西 。”陈书·世祖纪:“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 唐 皎然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兼呈上杨使君》诗:“戎寇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刺闺:“刺闺,夜有急报,投刺於宫门也。” 清 钱谦益 《五芳井歌》:“丙子之秋虏再入,旁午军画刺闺急。”一说,“刺即钻刺之刺。如云‘穴门以入’耳。”参阅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刺闺
《漢語大詞典》:门垣(門垣)
(1).宫门附近。后汉书·蔡邕传:“今灾眚之发,不於它所,远则门垣,近在寺署,其为监戒,可谓至切。”
(2).门户垣墙。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我家门垣,从来邃密,扃锁甚严。”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折:“我门垣从来邃密,封锁甚严。”
《漢語大詞典》:户将(户將)
汉 代掌管宫门的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有车、户、骑三将”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如淳 曰:“《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也。”后汉书·百官志四:“旧有左右户将,别主左右户直郎, 建武 以来省之。”
《漢語大詞典》:门史(門史)
守卫宫门的官吏。新唐书·于頔传:“ 頔 与诸子素服待罪 建福门 ,门史不内。”
《漢語大詞典》:显阳(顯陽)
(1).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於前则 宣明 、 显阳 , 顺德 、 崇礼 ,重闈洞出。” 张载 注:“ 宣明门 前 显阳门 。”
(2).宫殿名。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敬勤 显阳 ,肃恭 崇宪 。” 李善 注:“宫曰 崇宪 ,太后居 显阳殿 。”
《漢語大詞典》:坐门(坐門)
(1).坐在门口。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张质:“是夜,坐门者及门人当宿之吏,莫不禁錮。” 宋 陆游 《寄邛州宋道人》诗:“坐门惝恍见老仙,剧谈气欲凌天宇。”
(2).犹待漏。谓于宫门外待早朝。 清 沈元钦 《秋灯录·待漏》:“首揆面奏:‘诸臣坐门劳苦,起稍迟。’”
《漢語大詞典》:禁阍(禁閽)
宫内门户。亦指宫门守卫者。 明 高启 《吴中逢王才随朝京使赴燕南归》诗:“朝邸空随使者车,禁閽不受书生謁。”
《漢語大詞典》:银台门(銀臺門)
宫门名。 唐 时翰林院、学士院都在 银台门 附近,后因以 银台门 指代翰林院。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承恩初入 银臺门 ,著书独在金鑾殿。”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少章》:“出入 银臺门 ,为米不为醴。”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出 银臺门 乘马,谓之大三味,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亦省作“ 银臺 ”。 宋 陆游 《后园闲步》诗:“人生要是便疏豁, 金马 、 银臺 莫问津。” 钱仲联 校注引 李肇 翰林志:“翰林院在 银臺门 北。”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长风吹天片云邈, 银臺 万树含烟翻。”
《漢語大詞典》:高闱(高闈)
高大的宫门。文选·张衡〈西京赋〉:“ 天梁 之宫,寔开高闈。” 薛综 注:“宫中之门谓之闈。此言特高大。” 晋 左思 《吴都赋》:“高闈有閌,洞门方轨。”借指高大的府第。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市鄽无阨室,世族有高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