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八
应宫,字君和,号雪庐,应宾弟后流寓旧京更名迂字漫翁内子姚氏亦能诗有玉鸳阁同咏诗钞及姚没有悼内杂言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宫用(1524年—?),字近臣,号桃溪,直隶广平府成安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山西榆次知县,起复补渭南县,升户部主事。嘉靖末,官山西潞安府知府,隆庆时升陕西按察司副使。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升四川左参政,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升陕西按察使,五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升山东左布政使,九年二月升太仆寺卿,十月给事中叶遵论劾太仆寺卿王宫用、河南左布政徐行、江西右布政杨芷衰庸不职,俱准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萧应宫(1544年—?),字伯和,号观复,直隶苏州府常熟县,民籍。隆庆四年(1570年)中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七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三十一名,登二甲第十名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出为东昌府知府,十五年(1587年)十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临洮兵备。十八年(1590年)十一月,调任山西。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起复陕西固原兵备副使。五月,调整饬直隶潼关卫。十月,升本省参政。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升山东按察使,专管海防,以辽海道监朝鲜东征军,总兵麻贵向总督邢玠请求放弃朝鲜王京,退守鸭绿江。海防使萧应宫以为不可,自平壤兼程趋王京止之。九月,倭军至汉江,杨镐派遣张贞明持沈惟敬手书往,责其动兵,有乖静候处分之实。倭军乃退屯井邑。麻贵遂报青山、稷山大捷。萧应宫揭言:「倭以惟敬手书而退,青山、稷山并未接战,何得言功?」邢玠、杨镐怒,遂劾应宫恇怯,不亲解惟敬,被逮下狱。二十七年(1599年)谪戍。后遇赦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泰州人。性孝友。万历间诸生。代弟受过,除名,终身不悔。所行隐德甚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6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长音,一字苍忱,号金门。顺治四年进士第一,授秘书院修撰,累官弘文院大学士。以修《资政要览》书成,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泰州人,字贞吉。宫永建孙。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兖州知府,不畏豪强,清理欠赋至二百六十余万两。旋以母老请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鷟邻,直隶静海籍,泰州人。崇祯丁丑进士,官兖州知府有南枝草
维基
宫继兰(16世纪—17世纪),原名宫大壮,字鷟邻、贞吉,直隶扬州府泰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宫继兰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获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工部尚书刘遵宪知道他的才干,就委任他督建烽台、视河夏阳,倡议筑城。外任山东兖州府知府,当地是藩封重地,他就任后修筑城垣、严于立法,无人敢于阻挠,清理积欠钱粮二百六十三万;朝廷打算让他任职荐兖东兵备道,但他却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归养。弘光年间,起用宫继兰为广东罗定兵备道参议,未赴任,卒于家。入祀乡贤祠及兖州府名宦祠。
王宫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宫臻,山东齐河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崇祯四年(1631年)接替熊开元任崇明县知县一职,次年由蒋尚璋接任。擢升户部主事,九年升任山西太原府知府,不久丁忧归乡。十二年起补浙江嘉兴府知府,兼署湖州府篆,十六年升陕西西宁道副使,以病告归。康熙四十七年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9—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字骏公,号梅村。复社张溥弟子。明崇祯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弘光时为少詹事,以马士英、阮大铖当权,乞假归。入清,闭门不出,仍主持文社,声名甚重。后以陈名夏、陈之遴等荐,地方官敦促就道,被迫于顺治九年进京,官至国子监祭酒。十四年南归家居。奏销案起,几至破家。遗命以僧服殓,题“诗人吴梅村之墓”。学问渊博,诗尤工丽,所作歌行均足备掌故。有《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太仓十子诗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崇祯辛未一甲二名进士,历官庶子。福王时,召拜少詹事。入国朝,授秘书院侍讲,擢国子监祭酒。有《梅村集》。
词学图录
【吴伟业】(1609-1683) 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编修,迁左庶子。南明弘光朝授少詹事。顺治十一年(1654)被迫出仕,历官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后二年乞假归。工诗,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少作才华艳发,吐纳风流,及阅历兴亡,则激楚苍凉。尤工七言歌行,人号"梅村体",一时称为绝调。亦工古文辞,能作戏曲。馀事填词,长调苍莽无尽,小令流丽稳妥,亦负时名。有《梅村家藏稿》及传奇《秣陵春》、杂剧《临春阁》、《通天台》。词集名《梅村词》。今人辑有《吴梅村全集》。
清诗别裁集
字骏公,江南太仓人。崇祯辛未赐进士第二人。国朝官祭酒。著有《梅村集》。○梅村七言古,专仿元、白,世传诵之。然时有嫩句、累句。五七言近体,声华格律不减唐人,一时无与为俪,故特表而出之。○梅村故国之思,时时流露。《遣闷》云:“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不意而今至于此。”又《病中》词曰:“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沈吟不断。草间偷活。”“脱屐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读者每哀其志。若虞山不著一辞矣。此二人同异之辨。
梅村诗馀·序
词者,诗之馀也。乃诗人与词人,有不相兼者。如李杜,皆诗人也。然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开山,而子美无之也。温、李皆诗人也,然飞卿《玉楼春》、《更漏子》为词擅场,而义山无之也。欧、苏以文章大手,降体为词,东坡「大江东去」卓绝千古,而六一婉丽,实妙于苏。介甫偶然涉笔,而子固无之。眉山一家,老泉、子由无之也。以辛幼安之豪气,而人谓其不当以诗名,而以词名,岂诗与词若有分量,不可得而踰者乎。有明才人,莫过于杨用修、汤若士,用修亲抱琵琶度北曲,而词顾寥寥。若士四梦,为南曲野狐精,而填词自宾白外无闻焉。即词与曲亦有不相兼者,不可解也。近日词林宗匠,往往专意诗古文,至度曲倚声,则多搁笔,兼人之才,吾目中惟见梅村先生耳。先生文章,仿佛班史,然犹谦让未遑,谓予曰:「若文则吾岂敢,于诗或庶几焉。」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及所制《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故余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妙,古人所不及也。休宁孙无言遍徵当代名家词,将以梅村编首,亡何而梅村殁矣。孙子手卷不释,仍寓余评次刻之,可谓笃好深思。而余于先生,琴樽风月,未忘平生。故谬附知言,序其本末如此。予观先生遗命,于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词人吴某之墓」。盖先生退然以词人自居矣,夫使先生终于词人,则先生之遇为之也。悲夫。 兰陵邹祗谟序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骏公,太仓人。顺治初,官祭酒。有梅村集。
维基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祖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祖父始迁居太仓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明末清初诗人、政治人物,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五月二十日生于江南太仓的一书香家庭。幼时受学于同乡张溥,文名卓著,积极参加复社,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和当时的陈维崧、吴兆骞、严绳孙等才子有交往,且与著名歌妓卞玉京有过一段姻缘。与陈之遴为儿女亲家。崇祯三年(1630年),吴伟业应应天乡试,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会试第一名,温体仁党人诬陷周延儒,伟业被控与延儒勾结作弊,崇祯帝调阅试卷,御览之后,在吴的试卷上批“正大博雅,足式诡靡”,殿试高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赐驰节还里门”,娶先室程氏。 崇祯十一年(1638年),崇祯帝临场视学,观看皇子就学情况,亲问《尚书》大义,讲毕,获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历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左庶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后,短暂出仕弘光帝朝廷,任詹事府少詹事,不久请假归乡。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吴伟业携家眷逃难,先后投奔到同宗繇青房及公益兄弟家,之后再逃往矾清湖亲戚家,隐居不出。
孝庄文皇后 朝代:后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88 【介绍】: 清太宗妃,世祖生母,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女。天命十年入清(后金)宫。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生清世祖。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太后不预政,但朝廷有黜陟,圣祖常于事前禀告。二十六年十二月卒。后谥孝庄文皇后。
宫廷珍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宫廷珍,山东蓬莱县人。进士出身。顺治二年,乡试中举。顺治三年,登进士。授直隶元氏县知县,后改任桂东县,湖广临武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字紫阳,一字子元,号桃都漫士。崇祯十六年进士。官翰林。入清后,不仕。以父辈所述泰州杂事辑为《庭闻州世说》。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紫阳,兖州知府继兰子。崇祯癸未进士,有春雨草堂采山外纪入燕诸集
维基
宫伟镠(1621年6月11日—1690年),字紫阳,一字紫玄,号紫悬、组弦,又号桃都漫士 ,直隶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人,祖籍直隶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广东兵备道副使宫继兰之子,自小便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二名。次年连捷癸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充永悼王朱慈炤讲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陷京师,宫伟镠倖免于难,遂归乡隐居不出。不久,清朝定都建国,两次荐举宫伟镠出仕,都被宫伟镠以自己为独子,需奉养父母为由给回绝。再次隐居著书,常放浪山水,就连亲朋好友都很少跟他见上一面。后在小西湖的遗址上建春雨草堂,啸傲其中。《康熙泰州志》是其亲手撰写使其定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卒,享寿七十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泰州人,字定山。康熙十二年进士,官至福建巡抚。有《读书纪数略》。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宫梦仁,字宗衮,号定山,静海籍泰州人。康熙癸丑进士,官至福建巡抚。有《齐鲁诗》。
维基
宫梦仁(1623年—1713年),字宗兖,号定山,直隶泰州(今江苏)人,祖籍直隶静海(今天津市静海区),清朝官员。宫梦仁于康熙己酉年(1669年)中顺天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会元,康熙十二年(1673年)补殿试,高中二甲第五名,赐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监察御史。三十六年(1697年)任福建巡抚。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一月,因“居官劣,著解任。”康熙三十八年(1699)冬,重新起用,参与分修高梁涧、龙门坝、高家堰等工程。
大贵妃 朝代:后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4 【介绍】: 清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蒙古阿霸垓部额齐格诺颜之女,本为蒙古察哈尔林丹汗之多罗大福晋,史称囊囊太后。天聪九年皇太极击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改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封麟趾宫贵妃。顺治九年尊为皇考懿靖大贵妃。其与林丹汗所生女,嫁噶尔玛德参。崇德元年所生皇十一女,嫁噶尔玛索诺木。崇德六年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后封襄昭亲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1711 【介绍】: 清山东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身后避世宗讳,改“禛”为“正”,高宗命改“祯”。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扬州府推官。康熙间历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以与废太子唱和,于四十三年被借故革职。诗有一代正宗之称,而后人嫌其才力不足。倡神韵之说,领袖诗坛近五十年。文章亦颇雅饬。诗集初有《阮亭诗钞》,晚年并历年所刻为《带经堂集》,又自选部分诗为《渔洋山人菁华录》,另有笔记《池北偶谈》。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九
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戊戌进士,授扬州推官,行取礼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有《渔洋》、《蜀道》、《蚕尾》、《南海》、《雍益》等集,合为《带经堂集》。
简介
盖闻之弇州曰:《花间》者,世说之靡也;《草堂》者,文选之变也。而余以为不然。《花间》句雕字琢,调或未谐,句无不致,是昌谷之靡也。《草堂》音协调流,句或未妍,体无不秀,是西昆之变也。至所云字必色飞,语必魂绝,则美出自然,诚非缘借矣。尝试论前代诸家,文成之于元献,犹兰亭之似梓泽也;新都之于庐陵,犹弘治之似伯玉也;琅琊之于眉山,犹小令之于大令也;公谨之于稼轩,犹宣武之似司空也;逮黄门舍人之于屯田待制,直如曹刘之于苏李。遂觉后来益工,然未有如吾阮亭者也。阮亭年少才丰,无所不擅,千古文义书词,直欲一时将去,即如诗馀一事,于阮亭直雕虫耳。而以余读之,篝灯萧寺,中夜琅琅,觉十年中离别之苦,哀乐之多,无不怦然欲动。而艳思绮语,令人手推口维,而不能解,则阮亭之移我情,与我情之合于阮亭。诚有不自知者,又何色飞魂绝之足拟也哉。如余舌本作强,笔底如椎,偶赋短言,无关佳事,即至同里诸子,好工小词,如文友之儇艳,其年之矫丽,云孙之雅逸,初子之清扬,无不尽东南之瑰宝,以视阮亭并驱中原,犹恐不免为黄沛耳。兰陵年同学弟邹祗谟撰。
词学图录
王士禛(1634-1711) 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雍正时避帝讳,名改为士正,乾隆时又改为士祯。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谥文简。康熙时为诗坛盟主,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又为"清初六家"之一,论诗倡"神韵说"。有《带经堂集》、《渔洋山人精华录》。词集名《衍波词》。
清诗别裁集
字贻上,山东新城人。顺治乙未进士,由司李入为曹郎,改翰林,官至刑部尚书。著有《带经堂集》。○渔洋少岁,即见重于牧斋尚书,后学殖日富,声望日高,宇内尊为诗坛圭臬,突过黄初,终其身无异辞。身后多毛举其失,互相弹射,而赵秋谷宫赞著《谈龙录》以诋諆之,恐未足以服渔洋心也。或谓渔洋獭祭之工太多,性灵反为书卷所掩,故尔雅有馀,而莽苍之气遒折之力往往不及古人,老杜之悲壮沉郁,每在乱头粗服中也。应之曰,是则然矣。然独不曰欢娱难工,愁苦易好,安能使处太平之盛者,强作无病呻吟乎?愚未尝随众誉,亦非敢随众毁也。平心以求,录其最佳者,其有当众心与否,不及计焉。○全集以明丽博雅胜者居多,然恐收之不尽,兹特取其高华浑厚有法度神韵者,觉渔洋面目,为之改观。
维基
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小名豫孙,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斋号蚕尾山房,人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文人,进士出身,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工诗文,勤著述,著作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池北偶谈》等五百馀种。卒谥文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邹象雍(1634--1684),字蕤宫,号抑庵。清无锡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殿试二甲第一。授河南武陟知县。后升行人司行人,著有《抑庵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