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宰弼
宰辅。 唐 李德裕 《让官表》:“臣顷居宰弼,获戾於时,既望 汨 以怀 沙 ,甘赴 湘 而溺死。”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愚之所识处士 丁重 ,善於相人吉凶,屡有奇验。 于都尉 方判盐铁,频有宰弼之耗……问之曰:‘所见如何?’ 重 曰:‘入相必矣,兼在旬月之内。’”
分類:宰辅
《漢語大詞典》:君宰
犹君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看逃亡满街,看逃亡满街,失迷君宰,百忙难出江关外。” 李维汉 《人民无权,独夫集权!》:“自然不是人民,他们只是无能的‘阿斗’;自然是独裁政府,它才是‘万能’的君宰。”
分類:帝王
《國語辭典》:里宰  拼音:lǐ zǎi
职官名。周置,为一里的长官,负责督促里民农事耕作,发布中央政令,徵收税赋等工作。《周礼。地官。里宰》:「里宰掌比其色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
分類:里长
《國語辭典》:里长(里長)  拼音:lǐ zhǎng
1.里正的别名。参见「里正」条。《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张长逊,雍州栎阳人也。隋代为里长,平陈有功,累至五原郡通守。」《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原来宋家也是个大户,有体面的,老儿曾当过里长,儿子怎肯把父亲在尸场剔骨。」
2.现今介于邻长和乡、镇、区长之间,负责管理一里民政事务的人。
《漢語大詞典》:宰牧
(1).宰相与州牧的并称。泛指治民的官吏。 晋 孙绰 《喻道论》:“三辟五刑,犯则无赦。此王者之常制,宰牧之所司也。”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今贤宰牧屡申妇女入庙烧香之禁,而迄不能改,大可怪矣。”
(2).掌管,治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
《国语辞典》:彭泽宰(彭泽宰)  拼音:péng zé zǎi
彭泽县的地方官。指晋陶渊明。用以比喻清雅之人。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诗:「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漢語大詞典》:登宰
登就宰相之职。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遂虚上司,命公登宰。”
分類:宰相
《漢語大詞典》:臣宰
本指奴隶。后亦以称辅佐帝王的臣佐。《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朕观班中臣宰,多半而鬢髮斑白,无人掌帅。”《三国演义》第四回:“ 董 贼潜怀废立图, 汉 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 丁公 是丈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许多随驾去的臣宰,尚不能逃,公主鞋弓袜小,如何脱离得归来?”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臣宰是奴隶,本来是旧文献中所固有的说法,例如说文说:‘臣象屈服之形’,又‘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这已有明白的古训,笃古的人不敢怀疑。”
《漢語大詞典》:膳宰
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 郑玄 注:“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公羊传·宣公六年》:“ 赵盾 曰:‘是何也?’曰:‘膳宰也。’” 何休 注:“主宰割殽膳者,若今大官宰人。”国语·周语中:“膳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馆。” 韦昭 注:“膳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礼。” 清 汪琬 《有客言黄鱼事纪之》诗:“豪门膳宰善烹治,剂以醯酱芼笋蔬。”
《國語辭典》:庖宰  拼音:páo zǎi
古时专为贵族烹调膳馐的厨师。
分類:厨工厨房
《漢語大詞典》:官宰
(1).家臣。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败用不匱。” 韦昭 注:“官宰,家臣也。”
(2).官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鶻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
分類:官员家臣
《漢語大詞典》:宰相器
宰相的才能和气度。汉书·何武传:“初, 武 为郡吏时,事太守 何寿 。 寿 知 武 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汉书·陈忠传论:“ 陈公 居理官则议狱缓死,相幼主则正不僭宠,可谓有宰相器矣。”新唐书·李藩传:“ 裴垍 白 宪宗 ,谓 藩 有宰相器。”
《韵府拾遗 贿韵》:试宰(试宰)
江淹文玄云结吹褒成熏之厚朱箱累辙崇试宰之高
《漢語大詞典》:百里宰
见“ 百里君 ”。
《漢語大詞典》:百里君
县令的别称。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 王琦 注:“百里君,谓县令。”亦称“ 百里宰 ”。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皆为百里宰,正似 六安 丞。”
分類:县令
《漢語大詞典》:宰世
掌管、治理天下。弘明集·正诬论:“且夫圣之宰世,必以道莅之。”《南史·宋纪上·武帝》:“朕闻先王之宰世也,庸勋尊贤,建侯胙土,褒以宠章,崇其徽物。” 明 吴承恩 《寿师相存斋徐公六十序》:“引翼舒徐,使收宰世之效。”
《國語辭典》:烹宰  拼音:pēng zǎi
宰杀烹煮。《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合围既罢,前驱擒得大角鹿一只,将付庖厨烹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