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今宵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國語辭典》:中宵  拼音:zhōng xiāo
半夜。《晋书。卷六二。祖逖传》:「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文选。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也称为「中夜」。
分類:子时
《漢語大詞典》:昨宵
昨夜。 南朝 梁 沈约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
分類:昨夜
《漢語大詞典》:清宵
清静的夜晚。 南朝 梁 萧统 《钟山讲解》诗:“清宵出 望园 ,詰晨届 鐘岭 。” 宋 柳永 《轮台子》词:“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鷄唤觉。” 清 洪升 《长生殿·制谱》:“幽梦清宵度月华,听《霓裳羽衣》歌罢。” 王统照 《号声·司令》:“然而这几十个壮年团丁仿佛受了什么暗示,在初热的清宵也有些意外的感触,无复平日的笑谈高兴了。”
分類:清静夜晚
《國語辭典》:宵旰  拼音:xiāo gàn
比喻勤于政事。为「宵衣旰食」的省文,参见「宵衣旰食」条。《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终任贤之效,无宵旰之忧矣。」清。蒋士铨《冬青树》第二九出:「嘱嘱嘱,嘱咐他宵旰勤劳。」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漢語大詞典》:连宵(連宵)
犹通宵。《魏书·逸士传·李谧》:“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餘矣。犹括次专家,搜比党议,隆冬达曙,盛暑连宵。” 宋 苏辙 《次韵王巩见寄》:“君家有酒能无事,客醉连宵遣不迴。” 赵朴初 《滴水集·喜春来》:“连宵歌扇倾城赏,万里星槎两国欢。”
分類:通宵
《國語辭典》:良宵  拼音:liáng xiāo
美好的夜晚。唐。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如此良宵,恨无酒吃。」
《國語辭典》:春宵  拼音:chūn xiāo
春夜。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容帐暖度春宵。」
分類:
《國語辭典》:通宵  拼音:tōng xiāo
从夜晚到天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感谢娘子不弃,只是片时欢娱,晚间愿赐通宵之乐。」《文明小史》第四四回:「镇日价招得些上中下三等人物,前去饮酒作乐,真正是笙歌彻夜,灯火通宵。」
分類:通宵整夜
《國語辭典》:元宵  拼音:yuán xiāo
1.元宵节的简称。参见「元宵节」条。
2.将馅放在铺有糯米粉的竹篮上,再用双手摇晃竹篮,使糯米粉均匀的黏在馅上,如此重复数次而制成的球形食品,称为「元宵」。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
《骈字类编》:一宵
唐 冷朝阳 中秋与空上人同宿华严寺 一宵何惜别,回首隔秋风。
唐 元稹 相和歌辞 古决绝词三首 其三 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唐 李咸用 轻薄怨 黄金千镒新一宵,少年心事风中毛。
唐 陈陶 宿天竺寺 一宵何期此灵境,五粒松香金地冷。
元 宋无 鲸背吟二十二首 其十五 走风 一宵行尽波涛险,只在芦花浅水边。
元 朱德润 送郝道□ 却忆望京楼下路,一宵风雨酿新秋。
明 张宪 嬉春 最忆瑶芝堂下路,一宵归梦隔春江。
《國語辭典》:宵衣  拼音:xiāo yī
1.古代妇女在助祭时穿的黑色丝服。《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2.天未明即穿衣起床。唐。许浑 秋日早朝诗:「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國語辭典》:深宵  拼音:shēn xiāo
深夜。如:「深宵未眠」、「焚膏继晷,每至深宵。」
分類:深夜
《漢語大詞典》:寒宵
寒夜。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唐 于武陵 《客中》诗:“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分類:寒夜
《漢語大詞典》:秋宵
秋夜。 唐 曹松 《僧院松》诗:“此木韵弥全,秋宵学瑟絃。” 前蜀 韦庄 《抚盈歌》:“玉庭兮春昼,金屋兮秋宵。” 宋 朱松 《宿石龙寺》诗:“道人身似南枝鹊,更尽秋宵一再飞。”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