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家学青箱
典故
家学青箱
   
相关人物
王淮之


《宋书》卷六十〈王准之列传〉
王淮之字元曾,琅邪临沂人。高祖彬,尚书仆射。曾祖彪之,尚书令。祖临之,父讷之,并御史中丞。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

简释

青箱传学:指世传家学。唐刘禹锡《忂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远放歌声分白巴,知传家学与青箱。”


例句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达于国朝采其菁华至简如富钦受嘉贶诗以谢之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贾耽 赋虞书歌

《漢語大詞典》:青箱
(1).收藏书籍字画的箱笼。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 唐 贾耽 《赋虞书歌》:“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 清 方文 《润州早发》诗:“白露水千里,青箱书一函。”
(2).指青箱学。 唐 陆龟蒙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继箕裘青箱自幸。”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青箱谁寄,遗书何託;宗祀将斩,祠墓无依。”
(3).指古代行藉田礼时装种子的箱子。隋书·礼仪志二:“ 北齐 藉於帝城东南千亩内……以青箱奉穜稑种,跪呈司农,诣耕所洒之。”宋史·礼志五:“ 隋 以青箱奉穜稑, 唐 废其礼。青箱旧无其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端设襻,饰以青。” 宋 李长民 《广汴都赋》:“遂播青箱之嘉种,以成高廪之丰年。”
(4).指古代行册封礼时装封土的箱匣。隋书·礼仪志四:“诸王、五等开国及乡男恭拜,以其封国所在方,取社坛方面土,包以白茅,内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饰,封授之,以为社。”
(5).见“ 青葙 ”。
《漢語大詞典》:青葙
亦作“ 青箱 ”。 一名野鸡冠。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间开花,花色淡红,可供观赏。种子叫青葙子,可入药,有袪风热,清肝火,明目等作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青牛先生 ﹞常食青葙芫华。年似如五六十者,人或亲识之,谓其已有百餘岁矣。” 唐 皮日休 张贲 等《药名联句》:“白芷寒犹采,青箱醉尚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葙﹝集解﹞引《别录》:“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莧可食,长则高三四尺。”
《漢語大詞典》:青箱传学(青箱傳學)
谓以史学为家学世代相传。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达于国朝采其菁华至简如富钦受嘉贶诗以谢之》:“青箱传学远,金匱纳书成。”参见“ 青箱学 ”。
《漢語大詞典》:青箱学(青箱學)
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 王氏 青箱学’。”后即以“青箱学”指传家的史学。 宋 苏舜钦 《黎生下第还乡》诗:“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亦作“ 青緗学 ”。 宋 刘弇 《蒋沙庄居》诗之六:“家有青緗学,儿传《急就》章。”
分類:传家史学
《漢語大詞典》:青箱家
能以史学传家的人家。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参见“ 青箱学 ”。
《漢語大詞典》:青箱学(青箱學)
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 王氏 青箱学’。”后即以“青箱学”指传家的史学。 宋 苏舜钦 《黎生下第还乡》诗:“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亦作“ 青緗学 ”。 宋 刘弇 《蒋沙庄居》诗之六:“家有青緗学,儿传《急就》章。”
分類:传家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