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60,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礼容
容仪
动容
容色
改容
容台
尘容
真容
花容
见容
何容
仪容
容止
取容
自容
《漢語大詞典》:礼容(禮容)
(1).礼制仪容。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陈书·程文季传:“ 文季 最有礼容,深为 高祖 所赏。”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
(2). 汉 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隋书·音乐志下:“﹝ 汉高帝 ﹞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 秦 之《五行》也。”
《國語辭典》:容仪(容儀)  拼音:róng yí
容貌仪表。《南史。卷一○。陈宣帝本纪》:「及长,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垂手过膝。」《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
《國語辭典》:动容(動容)  拼音:dòng róng
1.脸色改变,多指感动之意。如:「他与流浪狗之间的故事,令人动容。」《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文明小史》第六○回:「这时两湖总督蒋铎上了个吁请立宪的摺子,上头看了很为动容,就发下来叫军机处各大臣议奏。」
2.动作与仪容。《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3.摇摆。《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國語辭典》:容色  拼音:róng sè
1.容貌颜色。《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唐。沈既济《任氏传》:「偶值三妇人行于道中,中有白衣者,容色姝丽。」
2.和悦的神色。《论语。乡党》:「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國語辭典》:改容  拼音:gǎi róng
1.更改容貌、修饰外表。如:「这名通缉犯虽已改容,仍被警方一眼识破。」《淮南子。主术》:「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2.改变神色、态度。汉。司马相如〈封禅文〉:「于是天子俙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胡三公子改容相接,施礼坐下。」
分類:改扮仪容
《漢語大詞典》:容台(容臺)
(1).行礼之台。《淮南子·览冥训》:“容臺振而掩覆。” 高诱 注:“容臺,行礼容之臺。”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三:“礼以容仪为主,故行礼之臺谓之容臺。”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2).礼署、礼部的别称。《史记·殷本纪》“表 商容 之閭”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郑玄 云:“ 商 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臺。”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容臺之职,唯当秉礼。” 明 阮大铖 《燕子笺·授画》:“下官 酈安道 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容臺备礼乐,万古生辉光。”
分類:行礼礼部
《漢語大詞典》:尘容(塵容)
尘俗的容态。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唐 卢纶 《得耿湋司法书因呈河中郑仓曹畅参军昆季》诗:“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分類:尘俗容态
《漢語大詞典》:真容
真实的容貌。亦指画像、塑像。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衝,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资治通鉴·唐代宗永泰元年:“ 玄宗 之离 蜀 也,以所居行宫为道士观,仍铸金为真容。” 叶圣陶 《苦辛》:“可是对于最亲近的几家亲戚,我仍旧去‘拜年’,因为父亲说,‘那几家的祖先的真容,总得去拜一拜。’”
《國語辭典》:花容  拼音:huā róng
女子如花般美丽的容貌。也指女子的脸庞。如:「花容月貌」、「花容玉貌」。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
《漢語大詞典》:见容(見容)
被宽容、接受。 宋 王安石 《燕》诗:“行藏似欲追时节,岂是人间不见容。” 郭沫若 《天地玄黄·读了〈俄罗斯问题〉》:“单只这一点,已经就是不能见容于今天的 美国 的。”
分類:宽容接受
《漢語大詞典》:何容
岂可;岂容。汉书·东方朔传:“谈何容易!夫谈有悖於目拂於耳谬於心而便於身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汉书《东方朔传》:‘谈何容易。’何容,犹言岂可也。则‘容’字不连‘易’字读矣。” 叶圣陶 《穷愁》:“警吏怒以目,叱曰:‘尔出入兹地,亦岂善类?既为所执,何容多辩?’”
分類:岂可
《國語辭典》:仪容(儀容)  拼音:yí róng
仪表容貌。《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红楼梦》第一回:「原来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
《國語辭典》:容止  拼音:róng zhǐ
1.仪容举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有一沙门,容止独秀,举众往目,皆莫识焉。」《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
2.收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
《國語辭典》:取容  拼音:qǔ róng
讨好他人以求容身。《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如此矣。」
《漢語大詞典》:自容
谓自己得以容身。《淮南子·览冥训》:“群臣準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 晋 郭璞 《谏留任谷宫中疏》:“则当克己修礼以弭其妖,不宜令 谷 安然自容,肄其邪变也。” 宋 真德秀 《泉州劝孝文》:“日夕惭惧,无地自容。” 清 张燮 《〈幽忧子集〉题词》:“窃谓天地大矣,无所不有,或儷景争暉,或埋烟剜骨,或百灵供其驱遣,或四大无以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