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60,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容众
病容
容辉
颜容
容车
遗容
肃容
昭容
容奸
容裔
雪容
矜容
盛容
涵容
不容口
《漢語大詞典》:容众(容衆)
谓心怀宽广,能与各种人交往。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汉 蔡邕 《正交论》:“ 商 也宽,故告之以拒人; 师 也褊,故训之以容众。”后汉书·班固传:“﹝ 固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國語辭典》:病容  拼音:bìng róng
生病的容貌。《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恪大惊,自乘马遍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郎见刘璞虽然是个病容,却也人材齐整。」
分類:有病面容
《國語辭典》:容辉(容輝)  拼音:róng huī
容貌丰采。《文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唐。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诗:「容辉常在目,离别任经年。」
《漢語大詞典》:颜容(顔容)
面容。 宋 范成大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之三:“千里驱驰出为人,颜容消瘦老於真。” 闻一多 《红烛·深夜底泪》:“行人啊!回转头来,照照你的颜容罢!啊!这般憔悴。”
分類:面容
《國語辭典》:容车(容車)  拼音:róng jū
1.送葬时,载运死者生前衣冠、画像的车。《史记。卷五。秦本纪》:「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后汉书。卷二○。祭遵传》:「朱轮容车,介士军陈送葬,谥曰成侯。」
2.旧时妇女所乘坐的小车。车盖有帷裳,以遮蔽容貌。见汉。刘熙《释名。释车》。
《國語辭典》:遗容(遺容)  拼音:yí róng
人死后的容貌或生前的肖像。如:「瞻仰遗容」。
《國語辭典》:遗像(遺像)  拼音:yí xiàng
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肖像。如:「国父遗像」。《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幡。」
2.当物体移去或闭眼时,物像仍存在瞬间的现象。也称为「后像」。
《漢語大詞典》:肃容(肅容)
使仪容严肃庄重。《坛经·疑问品》:“一日, 韦刺史 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陞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吴江九幽醮》:“夜过半,梦 黄君 来访如平生,敛襟肃容,若特有所谓者。”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学士屏息肃容,不敢更置一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朔望行香》:“入其庙,儼兮若临,肃容鞠躬。”
《漢語大詞典》:昭容
(1). 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
(2).古女官名。 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 汉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 九嬪 ”。
《國語辭典》:九嫔(九嬪)  拼音:jiǔ pín
1.古代帝王的妃子。历代均有此制,然名称不尽相同。如唐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
2.职官名。周制宫中的女官,掌妇学之法。见《周礼。天官冢宰。九嫔》。
《漢語大詞典》:容奸(容姦)
涵容邪恶诈伪。史记·乐书:“广则容姦,狭则思欲。” 张守节 正义:“广,声缓也;容,含也。其声缓者,则含容姦伪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彼乃授之以利器,诲之以慢藏,使其势得容姦,时堪乘便。”
《國語辭典》:容裔  拼音:róng yì
1.水流荡漾的样子。三国魏。曹丕〈济川赋〉:「临济川之鲁淮,览洪波之容裔。」宋。洪迈《容斋四笔。卷四。会合联句》:「维水容裔,维山巃嵷。」
2.随风飘荡。《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南朝宋。谢庄〈怀园引〉:「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3.从容自适。《文选。左思。吴都赋》:「翕习容裔,靡靡愔愔。」《文选。江淹。杂体诗。谢光禄》:「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
《骈字类编》:雪容
唐 杜甫 丈人山 埽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漢語大詞典》:矜容
(1).端庄的容态。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
(2).矜怜宽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责以公议,诚为罪人,赖陛下矜容,不然,颠躓久矣。”
《漢語大詞典》:盛容
(1).谓仪容威重。墨子·非儒下:“ 孔某 盛容脩饰,以蛊世。”
(2).盛大的典礼。 宋 曾巩 《郊祀庆成》诗:“盛容超旷代,乐贡尽殊隣。”
《國語辭典》:涵容  拼音:hán róng
宽容。《宋史。卷三一五。韩维传》:「镇所失只在文字,当涵容之。」
《漢語大詞典》:不容口
犹言不绝口。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 ,刺者至 关中 ,问 袁盎 ,诸君誉之皆不容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 、 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 杨树达 《〈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 ,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