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温裕
(1).温暖。《诗·小雅·都人士》“狐裘黄黄” 汉 郑玄 笺:“冬则衣狐裘,黄黄然,取温裕而已。”
(2).引申指衣食温饱,生活富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苓巴鸡》:“人来观者如市,膏药遂大售,日进千钱,子孙温裕者三世。”
(3).平和宽宏。北齐书·废帝纪:“太子虽富於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旧唐书·崔邠传:“ 邠 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诗贵温裕纯雅;乐府贵遒深劲絶,又其不同也。”
《國語辭典》:大量  拼音:dà liàng
1.气度宽宏。如:「宽宏大量」。《抱朴子。外篇。汉过》:「于是傲兀不检,丸转萍流者,谓之弘伟大量。」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三折:「居士,你也好大量。」
2.数量多。如:「大量生产」。
3.酒量大。《红楼梦》第四一回:「这个杯没有喝一个的理。我们家因没有这大量的,所以没人敢使他。」
《國語辭典》:淹雅  拼音:yān yǎ
学识渊博,人品宽宏儒雅。《晋书。卷七七。陆晔传》:「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十国春秋。卷二七。南唐。陈乔传》:「乔风度淹雅,小心守法度。」
《国语辞典》:千顷陂(千顷陂)  拼音:qiān qǐng pí
千顷陂塘。比喻人的器量宽宏。《后汉书。卷五三。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分类:器量宽宏
《漢語大詞典》:开容(開容)
气量宽宏,能接受批评或采纳意见。《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帝崩”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明帝 ﹞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諫,无所摧戮。”
《國語辭典》:明度  拼音:míng dù
色彩的明暗程度。如黄色为明度高的颜色,蓝色为明度低的颜色。
《漢語大詞典》:弘通
(1).宽宏通达。三国志·魏志·徐邈胡质等传论:“ 徐邈 清尚弘通。”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小子岂敢苟洁区区之懦志,而距弘通之大制。”旧唐书·韩愈传:“ 愈 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2).谓弘扬流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昙摩罗刹:“所获《贤劫》《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为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勌。”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往往戒律荡然,不知道是佛教的弘通,还是佛教的败坏?”
《漢語大詞典》:宏旷(宏曠)
宽广,宽宏。晋书·裴楷传:“ 楷 弟 绰 ,字 季舒 ,器宇宏旷。”
分類:宽广宽宏
《國語辭典》:弘量  拼音:hóng liàng
1.度量宽大。《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2.大量。唐。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诗:「有酒今满盈,愿君尽弘量。」
《國語辭典》:洪量  拼音:hóng liàng
1.气度宽宏。《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夫喜怒者,有生所不能无也。而前史载卓公宽中,文饶洪量,褊心者或之弗信。」
2.大的酒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宪太太从前给人家代酒代惯的,著名洪量,便一杯一杯吃起来。」
《漢語大詞典》:巨量
(1).宽宏的气量。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濠 上之客,柱下之吏……今司农 张氏 ,实踵其人,巨量接於物表,夭矫洞达其真。”
(2).巨大数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隋炀帝 凭借 隋文帝 积累的巨量民力和财富,得以无限制地行施暴政。”
《漢語大詞典》:弘简(弘簡)
宽宏简易。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汰法师 云” 刘孝标 注引《道安法师传》:“ 竺法汰 者,体器弘简,道情冥到,法师友而善焉。”宋书·柳元景传:“风度弘简,体局深沉,正义亮时,恭素范物。”南史·蔡撙传:“累迁吏部尚书,在选弘简有名称。”
分類:宽宏简易
《漢語大詞典》:恢豁
宽宏豁达。 明 吕坤 《答孙月峰书》:“ 宋 人惟有 杨诚斋 恢豁爽朗,稍优 程正叔 。”
《漢語大詞典》:渊量(淵量)
宽宏的度量。 清 张际亮 《上卢厚山宫保书》:“非执事渊量,洪纤毕纳, 亮 不当以此凟听。”
分類:宽宏度量
《漢語大詞典》:恢达(恢達)
宽宏豁达。世说新语·贤媛“ 山公 与 嵇 阮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涛 性恢达,度量弘远,心存世外而与时俛仰。”北史·崔鉴传:“﹝ 崔仲哲 ﹞性恢达,常以将略自许。”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及长,足智恢达,以义理胜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