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寄书(寄書)  拼音:jì shū
1.寄信。北周。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绝,妻拿流转,玉关寄书,章台留钏。」清。张景祁〈双双燕。玳梁对语〉词:「怕负了深闺,寄书香缕。」
2.邮寄书籍。如:「委托书局代为寄书。」「他到邮局帮远在美国的朋友寄书。」
《國語辭典》:寄书邮(寄書郵)  拼音:jì shū yóu
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寄书邮指传递书信的人。《聊斋志异。卷二。巧娘》:「问:『郎何之?』答云:『为人作寄书邮。』」
《漢語大詞典》:寄书鸿(寄書鴻)
即寄书雁。 元 陈基 《江上客舍》诗:“晓来江上雨濛濛,烟火萧条客舍中。风急最怜巢幕燕,春寒犹滞寄书鸿。”参见“ 寄书鴈 ”。
《漢語大詞典》:寄书雁(寄書鴈)
汉武帝 天汉 元年, 苏武 奉命出使 匈奴 被扣。后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使复至 匈奴 。 武 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单于不能隐匿,遂放还 苏武 等人。后因以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以“寄书雁”、“寄书鸿”、“鸿雁”称送信的人。 宋 黄庭坚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诗之一:“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莧。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鴈。”
《漢語大詞典》:寄书雁(寄書鴈)
汉武帝 天汉 元年, 苏武 奉命出使 匈奴 被扣。后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使复至 匈奴 。 武 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单于不能隐匿,遂放还 苏武 等人。后因以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以“寄书雁”、“寄书鸿”、“鸿雁”称送信的人。 宋 黄庭坚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诗之一:“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莧。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鴈。”
《漢語大詞典》:寄书鳞(寄書鱗)
寄书之鱼。 汉 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遂成典故。 清 孙枝蔚 《为张万青悼亡》诗:“户外防惊反哺鸟,厨中戒食寄书鳞。”
《漢語大詞典》:寄书桃(寄書桃)
相传 芜湖 有从 蜀 地移植来的一种桃树,高三四尺,与山桃一样。桃子成熟时,核自裂开,仁自脱落,塞进别的东西,过一夜又自行闭合。人们往往把写好的小诗或书信塞入其中,以赠亲友,故有此称。见 清 章大来 《后甲集·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