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富人侯
典故  
片言悟主

相关人物
车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使者还,道单于语。武帝以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贳之。

例句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兹亭有殊致,经始富人侯。 李夷简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

《漢語大詞典》:富人侯
即富民侯。后汉书·鲜卑传:“﹝ 武帝 ﹞既而觉悟,乃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人侯。” 李贤 注:“封丞相 车千秋 为富人侯,以明休息,思富养人。”按, 李贤 等为避 唐太宗 讳,故改“民”为“人”。后借指贤明的执政者。 唐 朱湾 《长安喜雪》诗:“平地已霑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唐 薛逢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诗:“乘递初登 建 外州,倾心喜事富人侯。”参见“ 富民侯 ”。
《漢語大詞典》:富民侯
汉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谮杀 卫太子 据 ,又悔征伐连年。会 车千秋 上书为 卫太子 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 刘屈釐 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诗:“ 越 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公朝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莫射 南山 虎,直觅富民侯。” 元 宋褧 《送高子敬归鼓城》诗:“ 元龙 不拜富民侯,袖劒囊书苦掉头。”
《漢語大詞典》:富民侯
汉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谮杀 卫太子 据 ,又悔征伐连年。会 车千秋 上书为 卫太子 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 刘屈釐 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诗:“ 越 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公朝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莫射 南山 虎,直觅富民侯。” 元 宋褧 《送高子敬归鼓城》诗:“ 元龙 不拜富民侯,袖劒囊书苦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