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富商  拼音:fù shāng
资财雄厚的商人。《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谓宜募濒海富商入船予爵,招善操舟者以补水军,上嘉之。」
《國語辭典》:富商大贾(富商大賈)  拼音:fù shāng dà gǔ
财货丰厚的巨贾。《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
《漢語大詞典》:富商巨贾(富商巨賈)
见“ 富商大贾 ”。
《國語辭典》:富商大贾(富商大賈)  拼音:fù shāng dà gǔ
财货丰厚的巨贾。《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
《漢語大詞典》:富商蓄贾(富商蓄賈)
同“ 富商大贾 ”。 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餘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郭沫若 《集外·〈侈靡篇〉的研究》:“但《侈靡篇》所不同于《揆度篇》和其他管子·轻重诸篇的是:《侈靡篇》的作者还没有采取商业国营政策,不限制富商蓄贾,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
《漢語大詞典》:铜商(銅商)
富商。 西汉 邓通 受宠于 汉文帝 ,得赐 蜀郡严道 铜山,可自行铸钱,成为 西汉 大富商。见汉书·佞倖传·邓通红楼梦第四五回:“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
《國語辭典》:大亨  拼音:dà hēng
1.有钱财、有权势的人。如:「那昔日的小瘪三,不知怎地突然成了大亨。」
2.东晋安帝的年号(西元402)。
《漢語大詞典》:猗顿(猗頓)
战国 时大富商。孔丛子·陈士义:“ 猗顿 , 鲁 之穷士也。耕则常飢,桑则长寒。闻 陶朱公 富,往而问术焉。 朱公 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於是乃适 西河 ,大畜牛羊于 猗氏 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貲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於 猗氏 ,故曰 猗顿 。”史记·货殖列传:“ 猗顿 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后以“猗顿”为富户的通称。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黎庶已同 猗顿 富,烟花却为相公贫。”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官吏责富户,朘削如仇讎。财赋一以空, 猗顿 皆 黔娄 。”
《國語辭典》:卓文君  拼音:zhuó wén jūn
人名。汉临邛人,生卒年不详。为富商卓王孙之女,有文才。司马相如饮于卓府,时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归成都。卓王孙大怒,不予接济。后二人回临邛卖酒,卓王孙引以为耻,不得已才将财物、僮仆分与。后相如欲娶茂陵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相如乃止。
《漢語大詞典》:富贾(富賈)
富有的坐商。亦泛指富商。汉书·食货志下:“羲和置命士督五均六斡,郡有数人,皆用富贾。” 宋 柳师尹 《王幼玉记》:“﹝ 幼玉 ﹞所与往还皆衣冠士大夫。捨此,虽巨商富贾,不能动其意。” 明 何景明 《赠胡君宗器序》:“给纳之者,有权门,有贵家,有戚里,有世族,有豪商,有富贾。”
《國語辭典》:陶猗  拼音:táo yī
陶朱公范蠡和猗顿。陶朱公以治产致富,猗顿以理盐起家,两人皆是古代的富人。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后世遂以陶猗称富人。《抱朴子。外篇。擢才》:「夫结绿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
《漢語大詞典》:文君酒
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以琴挑逗富商 卓王孙 新寡的女儿 卓文君 , 文君 私奔,与 相如 在 临邛 卖酒。 卓文君 当垆, 司马相如 围一条犊鼻褌洗酒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酒”、“文君壚”为年轻女子当垆卖酒的典故。 唐 李百药 《少年行》:“始酌 文君 酒,新吹 弄玉 簫。” 宋 陆游 《寺前月夜醉中戏作》诗:“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 文君 壚。”
《漢語大詞典》:猗陶
春秋 战国 时大富商 陶朱公 ( 范蠡 )和 猗顿 的并称。后用以泛称富户。 明 陈子龙 《琴心赋》:“爰有圭赐之家, 猗 陶 之族,张华屋以延佇,啟云屏而晋肃。”
《國語辭典》:大腹贾(大腹賈)  拼音:dà fù gǔ
旧时形容富商的话语,带有讥讽的意味。如:「街尾的老王,挺腰凸肚,家私万贯,是个大腹贾。」
《國語辭典》:文君新寡  拼音:wén jūn xīn guǎ
汉代富商之女卓文君,丧夫不久,与才子司马相如私奔。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后指丈夫死后不久,寡居的妇女。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六。烟雨楼》:「柳湾桃坞,痴迷伫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间有倩女离魂,文君新寡,亦效颦为之。」
《漢語大詞典》:猗卓
战国 时大富商 猗顿 和 卓氏 的并称。 猗顿 经营盐铁, 卓氏 以铁山鼓铸,皆富拟王侯。后以“猗卓”为富户的通称。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吾 崑山 顾瑛 、 无锡 倪元镇 俱以 猗卓 之资,更挟才藻,风流豪爽,为东南之冠。”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一出:“小生又百道营求,千方省俭,遂至财帛如山,门庭如市, 陶 白 难称独步, 猗 卓 甘拜下风。”参阅史记·货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