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堂会(堂會)  拼音:táng huì
家中有喜庆事,请优伶或杂技艺人到家里表演,以娱乐宾客的聚会。《孽海花》第三○回:「那天是内务府红郎中官庆家的寿事,堂会戏唱得非常热闹,……所以那一回的堂会,差不多把满京城的名角都叫齐了,孙三儿自然也在其列。」
《漢語大詞典》:绮纨子(綺紈子)
犹言纨袴子弟。指富贵人家子弟,含鄙薄意。 宋 张洎 《贾氏谈录》:“ 牛奇章 初与 李卫公 相善。尝因饮会, 僧孺 戏曰:‘綺紈子何预斯坐。’ 卫公 衔之。”
《漢語大詞典》:家隶(家隸)
春秋 列国卿大夫的家臣。后泛指富贵人家的仆役。左传·定公十年:“敢以家隶勤君之执事。”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彊,是故 汉 有 萧 曹 之佐,先帝有 顾 步 之相。而 万彧 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闥,於 彧 已丰,於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 唐 罗隐 《谗书·齐叟事》:“彼邻嫗者,始衣食於吾家,今虽外居,犹吾之家隶也。” 宋 苏轼 《与郑嘉会书》之一:“小客 王介石 者,有士君子之趣,起屋一行, 介石 躬其劳辱,其於家隶,然无丝髮之求也。”
《漢語大詞典》:金玉堂
(1).指富贵人家的厅堂。 宋 黄庭坚 《同子瞻韵和赵伯充团练》:“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时得共朝真。” 任渊 注:“言 伯充 宗室子居富贵而处如寒素也。”
(2).指天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太平天囯·天父上帝言题皇诏》:“琵琶鼓乐簫来和,金玉堂中快乐多。”
《國語辭典》:小官人  拼音:xiǎo guān rén
对年轻男子的敬称。《水浒传》第二回:「既然是宅内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点拨他端正,如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那朱十老家有个侍女,叫做兰花,年已二十之外,存心看上了朱小官人,几遍的倒下钩子去勾搭他。」也称为「小官」。
《漢語大詞典》:锦纨(錦紈)
(1).织锦和纨素。泛指贵重的丝织品。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弃金璧於涂路,则行人止足;委锦紈於泥泞,则见者惊咄。”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既至,献马三千匹,绢五十万匹,他锦紈綺纈又三万。”
(2).泛指富贵人家子家的穿着。 明 唐顺之 《海上凯歌赠汤将军》之七:“锦紈爱子亦从军,长鬣苍头总策勋。”
《國語辭典》:祗候人  拼音:zhī hòu rén
1.职官名。宋朝掌朝会、宴幸、供奉引赞等事的官吏。参见「祗候」条。
2.泛指元明两代衙门官差或富贵人家的仆役。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不想有个祗候人张千,向老夫要金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随即差个祗候人拿根签去唤他姐妹。」
3.从嫁的婢妾。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祗候人,或云左右人。」
《漢語大詞典》:大官人
对有钱有势、社会地位较高的男子和富贵人家子弟的尊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如小说、戏剧等。《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看时,不是别人,却是 小旋风 柴进 ,连忙叫道:‘大官人救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特差小人来接大夫人并大官人进京。”
《漢語大詞典》:椒户
犹椒房。亦泛指富贵人家的闺房。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蝤蠐领上訶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樗蒲赌荔枝。”参见“ 椒房殿 ”。
《漢語大詞典》:椒房殿
汉 皇后所居的宫殿。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三辅黄图·未央宫:“ 椒房殿 在 未央宫 ,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
《漢語大詞典》:纨裤膏粱
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国语辞典》:贵族学校(贵族学校)  拼音:guì zú xué xiào
收费昂贵,仅供少数富贵人家子弟就读的学校。
《国语辞典》:膏粱之子  拼音:gāo liáng zhī zǐ
富贵人家的子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也作「膏粱子弟」。
《国语辞典》:朱门酒肉臭(朱门酒肉臭)  拼音: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
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国语辞典》:朱瓦碧甍  拼音:zhū wǎ bì méng
红色的瓦片,青绿色的屋脊。指富贵人家的宅第。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把舆情向九重分诉,可知他朱瓦碧甍总是血膏涂!」
《国语辞典》:上马石(上马石)  拼音:shàng mǎ shí
古代富贵人家置于门前供垫脚上马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