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子哥儿(公子哥兒)  拼音:gōng zǐ gē ér
不知人情世故的富贵人家子弟。《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及至来到那悦来老店访著了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一个是江宁候补知县,名字叫做沙得龙,是位公子哥儿,大家替他起了个号,叫做傻瓜。」
《漢語大詞典》:膏腴子弟
富贵人家的子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於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卖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样。”
《漢語大詞典》:膏粱年少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貽讥。”
《漢語大詞典》:膏粱纨裤(膏粱紈袴)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怀帝:“ 晋 武分诸王使典兵, 晋 不竞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 清 钮琇 觚賸·汉东君:“今三 吴 之间,簪缨云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红楼梦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國語辭典》:膏粱文绣(膏粱文繡)  拼音:gāo liáng wén xiù
比喻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起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
《國語辭典》:膏粱子弟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富贵人家的子弟,只知饱食,不理世务。《三国演义》第九二回:「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也作「膏粱之子」。
《國語辭典》:鬼瞰其室  拼音:guǐ kàn qí shì
比喻人谦受益,满招损。《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拿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
《國語辭典》:鼎食鸣钟(鼎食鳴鐘)  拼音:dǐng shí míng zhōng
以鼎盛食,鸣钟为号。形容生活奢侈豪华。明。张景《飞丸记》第二九出:「拥侯封鼎食鸣钟,赖朝廷破格推崇。」也作「击钟鼎食」。
《國語辭典》:钟鸣鼎食(鐘鳴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古代富贵人家吃饭时,击钟为号,列鼎而食。形容生活极为奢华。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也作「击钟鼎食」。
《國語辭典》:千金之子  拼音:qiān jīn zhī zǐ
富家子弟。《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唐。杨烱〈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英灵辐辏,锵锵万玉之门,嘉瑞骈罗,济济千金之子。」
《漢語大詞典》:清客相公
旧时依附于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红楼梦第八回:“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 詹光 、 单聘人 二人走来。”红楼梦第一一四回:“那时清客相公渐渐的都辞去了,只有个 程日兴 还在那里,时常陪着説説话儿。”
《國語辭典》:女陪堂  拼音:nǚ péi táng
女帮閒。在富人家陪伴女眷饮酒聊天、玩耍解闷的妇女。《平妖传》第一一回:「你道那妇人是谁?一个是掌房的老嬷嬷,一个是女陪堂。如何叫做女陪堂?比如男子家读书的有个伴读,顽耍的有个帮閒,则这女眷们厮伴的叫个陪堂。」
《漢語大詞典》:十里红楼(十里紅樓)
指富贵人家聚居之所。 元 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儒衣才换青,快着归鞭,早办回程。十里红楼,休重娶娉婷。”
《國語辭典》:少奶奶  拼音:shào nǎi nai
1.少主人的妻子。
2.旧日尊称别人家的媳妇为「少奶奶」。
《漢語大詞典》:老帮闲(老幫閒)
指没有正当职业,专为富贵人家效劳、凑趣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又有那一宗老帮閒专到这些人家来替他烧香,擦炉,安排花盆,揩抹桌椅,教他琴棋书画。”《快心编二集》第九回:“﹝ 刘世誉 ﹞又招了一个老帮閒,姓 白 名 子相 ,这 白子相 是个老奸巨猾,善於凑趣。”
《漢語大詞典》:口含钱(口含錢)
旧俗死人入殓时,于其口中置一铜钱(富贵人家或用金),谓之口含钱。常用以讽刺贪鄙者,意谓得此钱为死时用。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您街坊每常好是不合天道,得这些口含钱直恁般使的坚牢。”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一折:“覷一覷要饭吃,搂一搂要衣穿,我与你积趲下些口含钱。”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枉乖柳青,贪食饿鬼,劼鏝妖精,为几文口含钱,做死的和人竞。”